一百年前,真正的学术大师,靠着八股文的根基,学习外语和科学,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

2024-06-30 21:54发布

一百多年前,一群封建保守的人把国家搞得一团糟,当海防大门被强行打开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于是招募了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5岁左右的青少年,肩负起振兴空白海防事业的重任。

当我们抱怨中学阶段压力过大的时候,这些从小学习“八股文”的青少年,突然要用英语学习航海知识一百年前,真正的学术大师,靠着八股文的根基,学习外语和科学,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用法语学习自然科学,而且课本全是英文原版和法文版。

他们很少有时间休息,一年365天中有350天都在学习,不到20岁就已经学完了大学四年才能学完的难度大、强度大的课程。

他们每三个月要参加一次小考,如果三次都得了第三名,就会被学校开除英语培训,这比最近取消毕业前补考制度要严格得多。制造业首批招收了105名学生,但最终只有39人毕业,淘汰率超过60%。

如今,我们已无法想象海军学院的校规有多么严格,稍有松懈就会被学校开除。一百年前这些尖子生的最终命运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鲜为人知却发人深省的历史。

在介绍这段历史之前,我先给你们讲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突然意识到自己曾经瞧不起的“蛮夷”科技实力远超自己,因此当清政府想向英国购买军舰时,英国方面要求实际控制,并称之为“中英联合舰队”。

当然,清政府不会答应,毕竟卖东西的人当买东西的人,这不太合理。但英国方面在这件事情上耍了无赖,在威逼利诱之下,清政府莫名其妙地赔偿了英国官员的劳务费。

更让我们感到委屈的是,当时西方国家还嘲笑中国,说中国就算有军舰也没有用,没有人会操作,因为他们不会操作。

吸取了这个教训,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决定在福建设立海军机构。这将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海军基地,集独立造船、海军训练、军舰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机构。花大钱买造船设备就够了,但海军人才去哪里找呢?当时连见过现代轮船的人都屈指可数。为了培养人才,左宗棠组织创办了一所规模宏大的新式学校,名为“求是堂文艺局”平远小学外教一对一,后改名为“船政学堂”。

这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化海军学校,老师全部是高价从国外聘请的外教,其外教规模是现在很多家长梦寐以求的。

但当这所学校开始招生时,人们并不把它当回事,甚至把它看作一个没有前途的地方。对于几千年来被科举制度禁锢的中国人来说,他们认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名利才是读书人最好的出路。

另一方面,学校主要教授外语和造船,对求职者帮助不大。因此,为了吸引考生,新学校一再放宽入学条件,不问家世,只招收“聪明的青年”和“文笔大致熟练的人”,不要求从一定的学业水平开始。最吸引人的是,被录取的学生不收取学费,而是得到丰厚的补助。

按照新学校的招生规定,只要能考入新学校,不但学费、伙食、住宿、医疗费用全免,校服、课本、笔记本等也全部由学校提供,而且每月还能得到四两银子补贴家用,成绩一等的,还能奖励十两银子。

当时学校里的外教

尽管条件优越,但在当时科举盛行的背景下,报名者的数量还是很少,大部分都是贫寒之家,其中就包括当时年仅14岁的严复。

这一年,父亲突然病逝,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原本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严复只好作罢。于是,1866年12月23日,年轻的严复参加了学堂的入学考试。经过笔试和面试,严复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了考试,重新开始学习。在当时,不学习国学而去读新式学堂,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情。严复和学堂的其他学生因此受到了别人的嘲笑。

学校正式开学后,校舍尚未建成,学校就临时借用了城南一座寺庙的空房作为教室。为了解决学生和外教的语言障碍,学校还在福建寻找懂外语的人才。

就这样,学生们在晚鼓晨钟的古庙里开始练习外语发音和语法,在那个年代,他们连纸质词典都没有,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抄写外教在黑板上写下的笔记。

为此,时任船舶制造部主管的日一格带领法国教员连夜加班,在最短的时间内编纂出了法文版的《福州船舶制造学校常用技术词典》。

负责学校事务的日依格

有了参考书之后,学校里的孩子们开始认识那些像书本一样看不懂的专业术语。

后来海军学院的一位老师在工作报告中写道:“我看到一些年轻人,只上了四天课,就表现出了极其敏捷的智力。八天后,他们就能流利地拼写各种单词,并把石板上的所有字母都写出来。毫无疑问,六周后,他们就会拼写了,而且很多人还会写字。”海军学院的课程非常广泛,相当于我们在中学要完成的课程比大学四年要多得多。例如,以前海军学院制造专业的学生要学习法语、数学、物理、力学和专业实践课程,才能掌握船舶和发动机的制造。

该校驾驶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英语和数学外,还要学习航海天文学、航海理论、地理学等。

光听课程名称就能想象到内容很神秘学英语,但是他们却没有被各种定理、公式、机械结构难倒,而是顺利的完成了课程。

他们除了要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外,还要学习传统文化,包括《孝经》、《诗》、《尚书》、《礼》、《易经》,因为他们怕自由思想滋生,难以控制。

面对如此繁重的课业,他们不得不刻苦学习,虽然每天学习时间只有6个小时左右,但他们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在房间里学习、写作业。

按照校规,学生一年有350天在校,只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才可以回家探亲。学生每周日可以外出散步,号召一响学英语,必须立刻赶回来,逗留超过15分钟就要受到惩罚,逗留超过1小时就要被开除学籍。

当时的校规更加严格,每三个月要进行一次小考,三次成绩都是三等平远小学外教一对一,就会被开除学籍。第一届制造班招收了105名学生,毕业的只有39人。驾驶专业100名学生中,毕业的只有33人。

此后两三年间,学校还先后培养了三届93名船舶制造、航海专业毕业生。水师学堂学生第一次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是1874年日本侵台之时。当时,日本乘机入侵台湾,沈葆桢率领水师学堂学生驾驶中国第一支蒸汽舰队,投身保卫国家领土的战场,使日本首次武装入侵台湾失败。

此后平远小学外教一对一,沈葆桢以开放的心态开发台湾,设立船政署,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推行了一系列国防、行政、经济、文化政策,绘制新版图、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电话电报等,为台湾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日军入侵台湾

毫无疑问,这些学生聪明、勤奋、刻苦,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但他们远远不能凭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建造出一艘艘救国的军舰。要知道,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建造军舰。

1876年,30名海军学员经过40天的远洋航行,抵达法国马赛,按照最初的安排,他们被分成两批,一批18人留在法国,另一批12人前往英国。

其中18名学生被派往法国中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各高等技术学校,多名学生完成学业后被派往欧洲其他国家的造船厂和兵工厂,学习和考察新型船体、发动机、军事装备和新的生产方法。

如今,大多数孩子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赚大钱。甚至一个学习刻苦的好孩子,也会借机四处游历。但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不敢想着赚大钱,而是想寻找国家富强的秘诀。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军舰制造鼻祖的魏汉在学习造船的同时,还饶有兴致地学习了法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欧洲法学博士。精通法语的陈继同到法国后,没有学习造船、机械,而是来到巴黎自由政治学校学习《公法》。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精通拉丁文、英文和德文的外交官。

晚清最有影响力的外交家陈继同

这些为中华崛起而留学的留学生完成学业回国后,立即投身于工程事业。

魏汉牵头设计并督导建造了中国国产全钢战舰“龙威”号,该舰各项技术参数在当时世界同类战舰中处于中上水平,堪称中国近代军舰的巅峰之作。

“龙威”号不久后改名为“平远”号,编入刚刚成立的北洋海军,六年后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它凭借优良的钢甲防护和作战性能,重创了日舰松岛号。

中国虽然自行监造了不少军舰,但迎接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各种质疑和讽刺,朝中文武百官都认为没必要在海军上投入过多的精力。

因为当时清朝还处于非常僵化和衰老的状态平远小学外教一对一,如果不通过科举考试,一个人的抱负是很难实现的。 比如当年的优秀毕业生严复,就因为没有名气和背景而没能成为海军军官,只能在北洋水师学堂当一名可怜的教官。

这也让他暂时躲过了灾难,没有像昔日的同学那样死在海上。但那时活着总比死了好。甲午战争惨败后,迂腐之人把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在北洋水师身上。

在朝野压力之下,朝廷废除了水师署和水师学堂,甲午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水师将领们一个个被革职遣送回乡,成为舆论的焦点,谁都可以批评他们。

躲过一劫的严复知道,失败不是因为武器装备不足,而是整个国策的问题。当日军在花大价钱购买先进军舰的时候,清政府居然把用于海防的钱挪用来修建颐和园等。

于是严复便大肆撰文,表达了自己对眼前亡国之痛的看法,后来严复又因翻译《天演》和《伦理学》而成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当年那些刻苦读书的学生,拼命学习民主与科学,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是在为一个腐败的帝国而战。

幸好,他们那种对科学的执着精神依然激励着人们……

好吧,欢迎留下评论,告诉我们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