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龙舟赛!32支龙舟队近800人角逐头魁,数千人围观

2024-07-10 06:57发布

2024年6月10日,今天是龙年的端午节。当天,一场精彩的龙舟赛事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广州南沙上演。来自32支龙舟队的近800名运动员在南沙城市客厅蕉门河上奋力划桨,向近万名观众完美诠释了“一生强悍的广东人”对龙舟的执着与热爱。

赛龙舟是岭南水乡流传千年的民俗,南沙赛龙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今年的南沙龙舟赛,被冠以“广州农商银行杯”的称号,是时隔12年再次推出的群众体育赛事,由广州市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今年的龙舟赛升级了比赛规模和水平,设置了男子22人龙舟300米直道赛和男子12人龙舟300米直道赛两个项目。参赛的32支队伍覆盖南沙区十个镇街,可以说,全区最优秀的龙舟运动员都聚集在这里。南沙龙舟赛也充分体现了其“立足湾区、对接港澳、面向世界”的定位,队员中不乏港澳年轻人和国际友人。 例如,湾区青年队主要由在南沙创业、工作的港澳台青年和内地青年组成,男女混合12人组比赛也有不少来自俄罗斯、英国等国的外籍选手参赛。

▲男子城镇组、街道组决赛,冠亚军时间差距不足0.3秒。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点燃“速度与激情”的龙舟赛事

上午10点,蕉门河两岸人头攒动、锣鼓齐鸣,比赛在精彩的舞狮表演中拉开序幕。在锣鼓齐鸣中,活动嘉宾们拿起红笔为龙头点睛学英语,简单的仪式被寄托着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景。南沙仙水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建在也受邀来到现场助阵助兴。仪式结束后,两条彩龙分别亮相,一条是东冲镇的彩龙,龙身上载着南沙典型的标志性建筑;一条是龙身上载着“湾区之心、开放门户、未来之城”的标语,寓意南沙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广州未来发展的核心,将争当湾区排头兵。 东冲镇彩龙队于2014年组建,该镇彩龙曾七次代表南沙区参加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彩龙项目南沙外教一对一,并夺得头奖。第二支彩龙是大港镇彩龙,主题为“古韵大港新品质智造”。

虽然当天雨水大、烈日炎炎,但并没有阻挡市民观赛热情,也没有阻挡运动员争当第一的步伐。水面上、岸边,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在南沙生活工作多年的丁女士是四川人,但今天她却很“接地气”。她带了两个不锈钢盆来观赛,广东人也叫“不锈钢拍”(比如碗状的盆,更形象的表达就是“口袋”)。“做啦啦队,要有点气势,用‘不锈钢拍’来敲,也是最简单的办法,能更好地鼓舞参赛选手的士气。”

“各队立正”、“预备”、“出发!”哨声一响,参赛龙舟犹如离弦之箭,选手们劈波斩浪学英语,划桨前进,整齐而嘹亮的口号声响彻蕉门江上,一场水上“速度与激情”在蕉门江上演。

参加男子镇街组决赛的四支队伍在鼓声的协调鼓励下奋力划桨,默契配合,在波光粼粼的蕉门河水面上快速滑行,桨声在水面上激起阵阵白浪。进入决赛的几艘龙舟几乎同时冲过终点,冠亚军的时间差距不足0.3秒。最终,排名第四的榄河镇牛角龙舟队以1分11秒56的决赛成绩夺得冠军。

“我们很开心,我们训练得很刻苦。”兰河镇牛角龙舟队队长黄培杰说。他们已经在一起训练了20多天,每天训练两个小时左右。“一旦上了龙舟,我们就想争取第一名!”

“我是黄阁镇人,这次来也是为了给黄阁的几支队伍加油。”在现场观赛的陈小姐告诉记者,虽然下着雨,但她还是很高兴,观赛的同时,运动员们卖力的划桨也让她印象深刻。

除了本地市民,不少外地游客也纷纷赶来,感受龙舟赛事的激情与魅力!来自海南的郑女士受学生邀请,来到南沙观看比赛。“这是我第一次看龙舟比赛,感觉很好。”郑女士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她就来过南沙。11年后再次来到南沙,发现城市建设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感觉南沙的城市建设比较新颖、时尚,年轻人也很多,很有活力。”

▲俄罗斯外教Elizaveta Vede参加12人混合团体赛。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龙舟赛:“立足湾区、联动港澳、面向世界”

广州南沙是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规划》明确提出,将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立足湾区、联动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平台。当天举行的龙舟赛事也充分展现了南沙的国际风采。

此次参赛的湾区青年俱乐部龙舟队是由广州市南沙区港澳青少年物乐服务中心(湾区青年俱乐部)组织的队伍。龙舟队由9名香港青少年、3名台湾青少年和11名内地青少年组成。龙舟队员不仅来自不同地区,而且背景也各异,这也让这支龙舟队独具特色。

“我们队员都是来自内地和港澳台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新手,基本没有参加过龙舟比赛,所以这次比赛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湾区青年队队员肖慧萍说南沙外教一对一,能和南沙本地队伍同台竞技南沙外教一对一,感觉很新奇、很刺激,希望通过参加龙舟比赛,让港澳台青少年和内地青少年进一步融合。

“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精神。”参加南沙12人混合男女龙舟比赛的俄罗斯外教伊丽莎白·韦德说,很高兴参加今天的龙舟比赛,很享受和队友一起参赛的过程。伊丽莎白·韦德不仅熟悉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的故事,还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南沙对我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在南沙生活了两年的伊丽莎白·韦德说,她很喜欢南沙。“只要环顾四周,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全新的。”伊丽莎白·韦德说,“我觉得未来在南沙,我很幸运能成为第一批来到这里的外国人之一,这样我就能亲眼看到南沙的快速发展,甚至可以为南沙的发展做出某种贡献。”

▲湾区青少年龙舟队,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龙舟赛事推动文化、商业、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龙舟赛事在南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也是南沙对外交流互动的一张闪亮名片。”广州市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吴家良在采访中表示,本次龙舟赛事各镇街反响十分热烈,参赛选手大多是20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老龙舟队员带来了新的力量,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传承。

“龙舟赛事本身就体现了团结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和南沙扩大开放、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的要求和内涵是一致的。举办龙舟赛事是龙舟精神的生动诠释和体现,也能为南沙提振士气。我们希望借此机会,把龙舟赛事打造成南沙文化、商业、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载体。”吴家良说。

今年南沙以龙舟文化为纽带,在赛事原有规模基础上,创新融入文旅资源推介、全民健身活动、民俗文化展示等文旅体育消费场景,并在比赛场地附近推出“龙舟水中游”、“美食嘉年华”等潮流时尚体验方式,打造文化交流展示、赛事联谊互助的盛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文化体育深度融合南沙外教一对一,让观众感受到“湾区之心”的时代魅力。

龙舟赛事举办地蕉门江是南沙的中轴线,被誉为南沙的“城市客厅”,汇聚了南沙丰富的文化、商业、旅游、教育、医疗、科技制造等资源,串联了蕉门公园、蕉门江风光带、凤凰湖公园、创香湾等多个商圈和景区,借赛事之机凸显文旅融合的“眼光”。赛事主办方表示,“赛事不能只在场馆举办,还要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要脚踏实地”。体育“三进”不仅给百姓带来龙舟赛事、体育文化等大型赛事,也为“文化、商业、旅游、体育”深度融合探索注入新活力,将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沙积极推动水上运动发展,大力发展帆船、龙舟、皮划艇等水上运动,积极推动水上运动进校园,为南沙20余所中小学开展皮划艇、帆船等运动培训,提升南沙青少年水上运动竞技实力。此外,南沙推出“同心行在南沙”2024港澳人游南沙系列活动,通过研学、比赛等方式将体育赛事与商圈相结合,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融入大湾区体育发展。下一步,南沙区将把体育赛事拓展到旅游景区、商业中心等有条件的区域,推动体育与商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城市与体育“双向奔跑”。

▲龙舟比赛照片,摄影:刘炜

龙舟赛事走出去 弘扬中华文化

南沙区河流众多南沙龙舟赛!32支龙舟队近800人角逐头魁,数千人围观,水网密布,传统水上运动历史悠久,区内各村落至今仍保留着“起龙”、“收青”、“探亲”等传统龙舟祭祀仪式。港湾街道洞井村九王庙供奉旗王、鼓王、锣王、桨王、船王等九位龙舟竞渡中各司其职的神明。据南沙港湾街道洞井村九王庙《九王古庙复原图》记载,“九王”原是南沙乡九位青年在龙舟竞渡中登上龙宫升天成仙。20世纪上半叶以前,每年五月七日,村民们都会赛龙舟英语培训,以纪念“九王”的诞辰。 每三年举行一次仪式,祈福消灾。据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黄立平考证,《虎门观光》记载,当时划龙舟的九兄弟化身九龙,居住在新安县城东一百多里的九龙山,与碑文中的东方相对应。因此碑文中的东方,就是指香港九龙。因此,香港九龙这个名字,与南沙“九王”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除了龙舟文化底蕴深厚,南沙长舟队曾多次夺得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冠军,此外,南沙长舟队还多次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龙舟的无穷魅力,并夺得2023年澳大利亚达尔文国际龙舟节标准龙冠军。

(刘丽青通讯员:罗瑞贤、何倩英、舒霞、杨燕、肖伟博、佘海霞、陈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