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年从业招生老师的自白:公立、私立学校都体验过,为什么让女儿重回国际学校?

2024-08-25 14:34发布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菁-kids北京(ID:Jing-kids),作者:Eileen,图片来源:互联网

从事国际学校招生老师工作8年的Amy,在女儿上幼儿园时,将女儿从国际幼儿园转到了海淀区一所公立小学。三年级后,Amy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将女儿转入了一所私立学校。如今女儿即将上初中,她打算让孩子重回国际路线。

为什么她会在不同的时期做出这样的选择?经历过三种教育体系,她又认为它们各有利弊?在国际教育圈耕耘十余年的她,又有哪些“圈内人”想分享?我们采访了Amy,下面就是她的故事。

“公立学校的功能是教育和选拔学生,不要对他们有更高的期望”

我2008年本科毕业,两年后到一所国际学校担任招生老师。

女儿出生后就上了国际幼儿园,作为初为人母的我们,也没多想,就想着送她去我工作的国际学校,接送方便。

在孩子升小学前,我和她爸改变了主意,虽然我有员工优惠,学费可以打折,但一个人的学费还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外教英语课,但考虑到她要读十几年书,除了学费之外的花销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我担心她以后会遇到经济问题。

此外,我家的经济条件与其他留学生家庭差别很大,我担心女儿在学校会有被抛弃的感觉。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家在海淀区的公立小学非常好学英语,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最终放弃了送孩子上国际学校的想法。

女儿上公立学校的三年,她很不开心,我也很焦虑。

经常看到各种自媒体调侃海淀家长,其中一条说,海淀家长其实并不希望孩子白天在学校呆太久,因为“上学本身就会耽误学习”。

公立学校的课程内容不可能超标,但到了考入高等教育的时候,单靠课程标准内的知识是完全没有竞争力的,所以大家会非常渴望在课外时间去补习。

白天孩子最有活力的时候,学习在学校已经掌握的知识,放学后又去各种补习班学习各学科的进阶知识。最疯狂的时候,每天放学后要参加三个不同的培训班。这肯定不开心,但懂事的女儿很配合。

这让我想起大学毕业前在公立学校实习的经历,面对如此庞大的孩子数量,老师们根本无法关注到每个孩子是否发挥出了全部潜能,而是“小社会”的自然淘汰机制——如果你有能力努力出人头地外教英语课,那当然好;如果你做不到,他们就只能跟孩子说说话,帮助提醒家长,除此之外,他们能做的很少。

我必须面对现实:即便是海淀区的公立小学,教育最大的功能,第一是识字,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会写;第二是选拔那些能学、学得好的孩子,在这个选拔过程中,他们会脱颖而出。

既然选择了制度化的课程,就要参加这次选拔,所以我想换一所更注重教学,能更好利用白天教学时间的学校。

图片来源:pexels

转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花了三年时间才下定决心离开。因为我上的公立小学名声不好,周围的人知道后都很震惊。我丈夫也不同意,他问我是否真的想清楚了,如果以后后悔了,我愿意承担责任。

我说好啊,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我想把女儿从公立学校转到私立学校,期望私立学校能提供“保姆式”的教学,手把手地指导孩子,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深化孩子的知识面外教英语课,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另外一个原因是私立学校会有更多的活动安排,比如博物馆课程、暑假和冬季课程、春秋郊游等等,可以为小学生活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在“保姆式”私立学校学习三年

得益于女儿前三年接受的课外辅导,女儿在三年级时就有机会考入目标私立学校​​英语培训,并通过了考试,很快就转学了。

私立学校对于课程安排确实非常严格,前些年海淀区一些公立学校下午1点半、3点半就放学了,私立学校在白天的正式课程结束后,也会开设必修的“选修课”。

最后,英语课开始有外教,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也开始使用校本数学教科书。

老师直接在教室后面工作。例如,如果数学老师是班主任,上语文课时他也在教室里,那么学生就不太可能闹事,会安静地坐着听课。

图片来源:pexels

学校会组织各种活动来激励孩子们外教英语课,比如每日签到、每周提交、每月评估,以及每学期末的各种项目,这些活动都会分配给每个孩子。孩子们每天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这些,比如积累积分、盖小章换取小礼物。

另外我比较关心的一点就是私立学校的伙食费比较高,食堂的菜品比较多,孩子们吃的也会比较好,这个其实很重要,因为孩子们在成长。

打个比方,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区别,就好比买房有普通产权和有管家的产权的区别,前者只帮你打理大门和基本卫生,而后者则包办一切细节,甚至修好你家里的水管、更换电线。

但私立学校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利用白天的时间,让他们放学后放松一下呢?答案是否定的。私立学校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辅导比公立学校学生家长更“粗暴”,因此,孩子们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

女儿在私立学校的这几年,养成了非常自律的学习习惯,就连上网课也完全不用担心,成绩自然也很好,是简历上几行字就能写出来的那种。

这所私立学校有初中和高中,教学效果很好。老师说如果我们想继续读的话,可以直接读中学。

但我不想让她继续在这里读书。

私立学校的三年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她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下,她养成了努力、自律、上进的习惯,同时她也非常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

但我发现她渐渐习惯了做一个好的执行者,而不是一个决策者和领导者。

因为在学校,老师把我们的学习任务都安排好了,甚至每周某几天做数学题、午饭后签到等活动都是固定的。

这种没有思想、没有心思的学习学英语,在家里也开始出现。她经常问我,做完作业要干什么?当我问她想做什么、觉得应该做什么时,她总是一脸茫然。

这让我非常不舒服。

所以,让我想要转国际路线的,并不是因为女儿在体制内学习不好,而是她经常被小伙伴们误认为是一个“天才”(当然,其实她只是个普通的学生);

我并不是想让她去报考国外名校来增加她的学术光环,因为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十几年了,国际教育和留学是我每天都在接触、思考、反思的事情。

我和我老公其实这时候也萌生了转国际航线的想法。

他想让孩子转国际路线的原因很简单很直接:不想让孩子做那么多的作业。

因为私立学校想要取得好成绩,必然会布置很多作业,所以我家女儿才上小学,就经常要写作业到晚上十点、十一点。

这些年来,我经常思考、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很多真正优秀孩子的家长讨论,也请教过业内的资深人士。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学校去创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经历和感受了很多。

在育儿上,三座大山(眼睛、牙齿、身高)没放过我,不得不一次次去医院;在家庭上,家人患病,自己做手术,高龄生二胎,队友们也陆续创业多年;当年的同学们都相继长大成人、毕业。看着他们的情况,我深深感受到TOP50和TOP30在人生幸福感上的差别,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我不希望女儿整天被安排在学习上。我希望她有时间思考和阅读,有更多时间吃好吃的、玩得开心、学跳舞、画画或摄影。这些不必是特殊技能,只是兴趣和爱好。等她十几岁的时候,她可以体验更多的可能性和不一样的人生。

这就是为什么今年她从小学升初中的时候我想让她转入国际学校,因为这些探索都需要时间,我想花钱为她买来这段时间。

花费数十万美元的学费来买孩子的自由时间

如果你问我,我从事国际教育行业十多年,我认为高昂的学费是为了什么?

我想说,不是国外的课程体系,不是优质的外教资源,而是给孩子们自由的、空白的空间和时间。

当然,国际学校也分不同类型。如果开设国际课程,最终目的是出国留学,这算是国际教育吗?我觉得不是。

一所学校从早到晚带着孩子上国际课程,解答AP、A Level的题目,这正是与私人保姆式教学相对应的“洋保姆式”教学,为了备战“国外高考”,努力的方向从985、211转向TOP10、TOP30。

真正的国际教育应该鼓励孩子们自主读书、思考、学习,思考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孩子们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也有机会和资源去尝试,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拓展能力的边界,明确自己的意图,这才是最重要的。

探索和思考的动力,无法由外界强加,只能发自内心,但这个“心”需要时间和空间。

是老师塑造孩子,还是孩子塑造自己?这是我认为的学校教育和国际教育的本质区别。

我的学生中,有的从小学就开始学习骑马、打高尔夫,还参加过比赛,有时间去磨练自己的技能。有的学生喜欢养鸡、养植物、养昆虫,父母给他们租了院子,他们就做这些事情一位8年从业招生老师的自白:公立、私立学校都体验过,为什么让女儿重回国际学校?,认真观察、记录,写相关论文。

一个人应该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这样他才会觉得付出的力气小,做着做着不会觉得苦,反而会觉得快乐,想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而长期为之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对吗?

看到这里,很多国际学校的家长肯定会笑我不专业,幼稚,难道他们不知道国际路线其实比公立路线竞争更激烈吗?国际学校的孩子也很忙,比如IB的孩子通常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其实我心里非常明白,但是我已经做好了在这种“尊重孩子、顺其自然”的培养方案下接受我最终要报考的学校的准备了。

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在中国,在北京,有没有一所国际学校能够真正提供我想要的教育?

我现在还没有答案。

有什么比你就读什么类型的学校更重要?

因为女儿上学、转学,我们整个小学期间搬了三次家。朋友常开玩笑说我们是“孟母搬了三次家”。我很佩服“孟母”,也常常以此来鼓励自己(搬过家的家长都知道,搬家是一件很折磨人的工程,尤其对于我们这种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说)。

因为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我一直认为,孩子的人格教育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庭,而不是依靠任何教育体系。

真正“推动孩子前行”的方法,是与孩子充分沟通,尊重孩子,从思想、性格等方面影响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引导他把目标分解,并陪伴他去实现。

不要成为青春期孩子的教练。做他们的粉丝和“替身女孩”。

毕竟,另一句广为流传的嘲笑海淀家长的笑话是这样的:

仔细观察成功孩子的妈妈并向她们学习,你会发现她们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追星

2. 养一只猫

3.买花

孩子是我们的偶像。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北京国际教育与社区资讯首选中文平台京仔(ID:Jing-kids),带你了解北京国际学校,探讨选校、留学、中产家庭的生活方式。

-每日教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