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湖的红莲到天山的雪莲,或许是因为它们的名字里也有一个“莲”字,桐庐中学老师许志莲的命运,与距离杭州4000多公里的新疆阿克苏结下了不解之缘。
许志莲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那就是教书育人。从1991年走上讲台开始,她就开始用行动诠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从上好每一节课到启迪学生智慧、为每位学生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在29年的从教生涯中,她将自己的教育蓝图逐渐变成现实。
她说,对于她来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遇见追梦的学子,通过这样的邂逅,实现“让学生遇见最好的自己”这个最美的教育梦想。
许志莲荣获“第六届感动杭州十大教师”称号
从烟雨江南到雪山
谱写人生新篇章
如今已年过四十、阅历丰富的许志莲,如果按照正常的成长轨迹,应该会去往自己梦想中的学校,继续用自己几十年积累的教育知识发光发热。然而,2016年,学校一则对口支援新疆教师的通知,却将她的教育梦想延伸到了遥远的天山脚下。
“从大学开始,我就一直有个愿望,想去新疆偏远地区任教,但从教近30年,始终没有机会实现。”许志莲回忆说,当时,“新疆”、“支教”、“援疆”这几个字,重新点燃了我的“支教梦”。
许志莲给学生上课
等一缕秋水,等一抹天光,等待虽然辛苦,但终究是值得的。许志莲决定报名。
她渴望看到新疆的小朋友们围着她、向她提问的场景,想象他们也能爱上她的课堂,希望他们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好事多磨,在许志莲踏上援疆征程之前,她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
当时,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考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结果成功获得了第二名,意味着她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学校工作。
“一边是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一边是援疆的梦想,当时真的很难抉择。”有得就有失,最终,许志莲选择放弃新的工作机会,前往新疆阿克苏,去实现自己的“援疆梦”。
许知恋坐在连绵起伏的天山脚下的路中央。
2018年9月3日,她与另外8位援疆教师一起,从烟雨江南来到雪山白雪皑皑,正式成为阿克苏高中一名教师。
“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最正确的选择!”直到今天,许志莲依然感激自己当时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搭建在线课堂的桥梁
将优良教育的种子播撒到阿克苏各地
援疆回来后,许志莲出版了一本书,第一篇文章写道:
蒲公英从不问风向
我从来没想过身后会不会有寒冷的风雨
不要去想未来是顺利还是泥泞
只是一点一点的关心
在沙漠边缘
留下自己的话语、爱与真诚
我认为最美的是
那些美丽的校园铭刻着我的教育理念
…
信件和小礼物杭州一对一外教老师,都是许志莲从阿克苏带回来的回忆
天山的雪松、沙漠的白杨、戈壁滩的红柳……新疆是最美的地方,但许志莲无暇顾及它们,因为她始终牢记此次援疆之行的使命——传播杭州学校美丽教育,让杭州学校美丽教育在阿克苏生根发芽、硕果累累。
经过漫长而劳累的旅程4000多公里的“追梦”之旅:杭州女教师助力“美好教育”在阿克苏扎根,许志莲刚抵达阿克苏,就接到了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交给的两项最重要的任务,负责杭州市和阿克苏市共建的“智慧+空中丝路课堂”和“杭州—阿克苏青蓝工作室”的运营。
采访当天,许志莲刚刚上完一节数学课,她笑着说:“虽然我现在已经离开阿克苏了,但阿克苏的同学们还是可以听到我的课,还可以全程参与到课堂中来和我互动,我们可以跨越千里,一起上一节课。”
许志莲为阿克苏学生讲课
她向记者描述的场景,是她在阿克苏打造的“智慧+空中丝路课堂”的成果。“智慧+空中丝路课堂”是杭州市的援疆品牌,主要承担为阿克苏市远程培训教师的功能,实现杭州与阿克苏教育的“无缝对接”。
“空中丝路课堂”包含专题讲座、课堂展示、教学研讨、学生活动等多种形式,主讲嘉宾由杭州知名人士、名师、名校拓展到大学外教、留学生等,可实现杭州市及阿克苏市多所学校师生“零距离”互动。
最令人欣慰的是,如今杭州市任何一所学校都可以同时为阿克苏所有学校上课,杭州式教育由点及面,已普及到整个阿克苏地区,短短一年时间就开设了49门课程,受益的阿克苏师生达数万人。
阿克苏高级中学教师许志莲说,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因为学生们说我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的学生甚至说,他们想去杭州读大学。”
学生给许志莲老师的留言
许志莲从阿克苏带回来的物品中,一张写满文字的红纸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阿克苏的小朋友写给她的离别信。
“老师,您是我见过最敬业、最有耐心的老师,您很用心的照顾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成绩,要是我们能在一起三年就好了……”
“如果有机会的话英语培训,我也希望有机会让你教我,你永远是我的女神。”
…
教育是一门“觉醒”的艺术,许志唤醒了阿克苏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求。
践行“教帮带”模式做好对疆教育援疆工作
带出一支不可带走的教师队伍
教师永远是教育最宝贵的资源,因此援疆期间,许志莲决心要培养一支走不掉的教师队伍。
她牵线搭桥杭州一对一外教老师,安排数学工作室赴杭州培训学习,邀请浙派高中数学名师来阿克苏任教,并成功为阿克苏38名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和22名浙派名师结对帮扶,达成“教书育人、帮教带教”协议。
“教帮带”行动,许志莲亲手指导徒弟
为了“大规模”提高新教师的成长,她建议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针对全体青年教师的“课堂评比大赛”,吸引年轻教师前来“培训”。
在阿克苏,许志莲已与8位老师一对一结对,已对各学科教师100余人次进行一对一指导,指导次数达600余次。其中,青年教师刘祥杰在工作第二年就在许志莲的帮助下,获得了青年教师数学竞赛第一名。这在以前阿克苏是不可想象的!
年轻教师成长速度很快,当地人把阿克苏高中称为教师队伍的“黄埔军校”。
许志莲参加阿克苏当地马拉松
如今,许志莲的徒弟们有的成长起来成为阿克苏市教科局副局长,有的成为阿克苏地区知名学校的校长,有的成为自治区教学能手,有的成为自治区教学新星……
“教师素质的提高,伴随而来的是学生成绩的快速变化,这几年学校高考成绩很亮眼杭州一对一外教老师,阿克苏高中在当地招生中也名列前茅。”许志莲兴奋地说。
许志莲说,一年半的援疆之行“硕果累累”,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成果,也是杭州市教育援疆工作的成果。
“在这里工作的时候,我常常感觉到,帮疆的不只是我一个人,而是整个杭州都在帮疆,我得到了整个杭州教育系统的支持!”
只需一点水就能生根发芽
阿克苏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结束援疆之行后,许志莲回到桐庐中学原工作岗位,立即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桐庐中学校长何国民评价她“她是一个心里有爱、有光明的人”。
“她把工资的三分之一捐给了学生,每年购买约500本书捐赠给贵州的乡村小学,并将自己所有的助学金都用于支持当地的维吾尔族学生……”
许智莲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并不高调学英语,但人们却能感受到她内心深处作为一名“教育家”的力量。
“对疆教育援助的目的杭州一对一外教老师,不仅仅是为了传播杭州学校好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让阿克苏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杭州学校好的教育。资助维吾尔族孩子,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无忧无虑地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许志莲在校园
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之行一晃而过,但却在许志莲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当许志莲看到自己从天山脚下带回来的石头、从校园里采集的花种子时,他时常想起阿克苏的“美丽”。
“那是一座充满阳光、充满温暖的城市,那里的果实特别甜,那里的人们特别淳朴,学生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谈起阿克苏,许志莲不吝使用华丽的辞藻。
让她印象最深的是阿克苏的植物英语培训,白榆、沙枣、沙棘等,只要给它们一点水分、一点养分,它们就会长得十分茂盛。
“就像阿克苏的学生、年轻的老师、学校一样,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