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23年秋季课程实施圆满收官

2025-07-30 14:56发布

自2022年5月起实行的“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已获得众多国内高校的一致赞同,并在促进高校间的国际学术交流、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培养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展现了显著成效。2023年秋季学期,"拔尖计划"在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超过50所重点高校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引入了60门高品质的国际课程。这些课程由联合高校共同实施教学。其中英语培训,牛津大学工程学终身教授Jens Rittscher、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Brian Stoltz等来自国外一流院校的60多位外籍教授通过线上方式进行了授课。此外,还有50多位中方助教加入了教学团队。参与学习的总学生人数达到了8209人。根据数据统计,该课程的整体满意度非常高,达到了98.5%。其中,对于外方教授的满意度为99.2%,而中方助教的满意度则为98.8%。此外,学生们对于继续参与课程的意愿也相当高,达到了83.4%。

(2023年秋季学期实施国际化课程调查情况)

1.北京理工大学

2022年秋季学期,北京理工大学通过“拔尖计划”引进了一系列国际通识课程。2023年的秋季学期,在此基础上,我们新增了《世界艺术鉴赏——艺术、展览与现代博物馆》以及《创新创业技能实训——商业概念落地》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分别由麻省理工学院的Kit Hickey教授和伦敦艺术大学的Lynton Talbot教授主讲,受到了130名学生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

教学紧密围绕课程的核心内容,着重讲解难点,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观察、动手操作、对比分析、猜测与推理等多种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深入领悟并熟练掌握知识的内在结构。考试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学生顺利通过了考试研究生外教课,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接近百分之百,超过八成八的学生表达了愿意继续学习的意愿。

郑同学,来自人文与社会科学院经济学专业,坦言:“参与国际通识课程对我而言,无疑是一场全新的考验。Lynton Talbot教授的课程设计独出心裁,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差异。这种推理式的学习方式,不仅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也丰富了知识储备,成为我一段极具价值的学习经历。”

关于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所进行的国际化通识课程调查的相关情况。

2.山东大学

在2023年的秋季学期,山东大学研究生院与“拔尖计划”紧密合作,以“国际化通识课程”作为切入点,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双方共同推出了《营养学——膳食结构中的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心理学专题——抑郁、焦虑等异常心理状态的成因》以及《世界艺术鉴赏——艺术、展览与现代博物馆》这三门具有国际视野的通识课程。耶鲁大学的Yarrow Dunham教授、布朗大学的Mary Flynn教授以及伦敦艺术大学的Lynton Talbot教授共同授课,该课程吸引了将近400名研究生前来参与学习。

三位教授坚持“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细致地编制了“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且高效地执行学习计划。来自齐鲁医学院放射影像学专业的袁同学分享道:“在Mary Flynn教授的课堂上,她全力以赴地解决各种疑问,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我独立思考、协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热切期盼能够加入Mary Flynn教授主持的现场教学活动。在期末考试中,绝大多数研究生均成功通过了考核,成绩平均达到了84分。在随后的课后调查问卷中,超过九成的学生表示,他们愿意继续参加这门课程的线下教学环节。

(山东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实施国际化通识课程调查情况)

3.华南理工大学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周密安排下,由“拔尖计划”与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共同举办的《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学分课程已顺利结束。该课程主要面向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吸引了约30名表现优异的学生加入学习行列。课程特别邀请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资深教授Manolis Kellis来主讲,而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许适当教授则负责协助教学工作。Manolis Kellis教授强调:“麻省理工学院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环节,我们全面采纳了MIT的教学模式,确保课堂内容与实际教学同步进行。

(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实施国际化专业课程)

绝大多数学生都认同,将意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极为关键。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持续地进行学习和复习,从而催生了对于已学知识的全新见解,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形式,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回顾和融合所学知识,整个过程充满了趣味。

4.北京交通大学

2023年秋季学期,"拔尖计划"携手北京交通大学,成功推出了《国际私法》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的基础应用实训》两门特色课程。这两门课程分别由牛津大学的Ewan Smith教授和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的Pradeep Ravikumar终身教授主讲,吸引了66名相关专业学生的积极参与。

(北京交通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实施国际化专业课程)

实施中外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专家级课程的两种语言教学,教学流程涵盖了课前筹备、实时课堂教学和课后归纳总结等三个环节。课程内容是在我国与外国教师深入交流、形成共同认识之后,根据教学经验持续调整和改进后确定的。超过95%的学生觉得这种中外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应对他们在外籍教师授课中遇到的学习难题。学生们认为,同步课堂有效缓解了他们在语言学习上的难题,此外,中国教师通过授课微信群提供的即时答疑,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顺畅,而中国教师在课堂开头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关键。

5.华中师范大学

在2023年的秋季学期,学校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同时给予他们深入学术研究的机遇,以此推动卓越物理师范生的全面发展。“拔尖计划”携手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10月9日至12月5日期间,成功举办了由剑桥大学Enrico Pajer教授主讲的《宇宙的诞生:天文学领域对地外行星与生命的探索》课程,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Shlomo Ta’asan教授带来的《编程与算法在Python语言中的应用》课程。

本课程采纳了国内外教师联合教学的模式,Shlomo Ta’asan与Enrico Pajer两位教授与华中师范大学的彭云辉、刘良端老师携手,共同策划教学方案,并共同投入到教学实践中。他们致力于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本土化,通过“引进、学习、融合、提高”这一教师培养路径,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国际教学能力。

209902.png这幅图片,其数据资源来源于/capital/image/202403/04/路径,具体文件名为65e54f98e4b00c77211556fd_m.png,由dams提供,对应ID为po65e54f98e4b00c77211556fe研究生外教课,所属库为capital,图片宽度为500像素,高度为153像素。

(华中师范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实施国际化课程)

课程结束之后,收集到了超过七十份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对课堂效果表示高度满意。其中,一些学生指出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23年秋季课程实施圆满收官学英语,联合授课的模式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了语言障碍,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点,维持了听讲过程中的思维连贯性研究生外教课,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吸收效率。

6.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于2023年春季学期成功引入了《有机化学:有机分子结构、反应及有机化学合成》这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吸引了60名化学专业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为了进一步促进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在2023年秋季学期,学校增设了Minhua Shao教授主讲的《电动汽车的电化学能源技术》专业课程。

邵明华教授运用电化能源技术的丰富实例进行细致讲解,目的是使学生深刻理解关键知识点。华东理工大学的陈灵教师通过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收集教学反馈以及进行学情调研等活动,加强了教学评估和总结工作,进而有效提升了教学水平。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超过95%的学生成功通过了考试,并且有超过89%的学生表示愿意继续深造。

华东理工大学于2023年秋季学期开展了针对国际化专业课程的调查,具体了解了相关情况。

来自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代表谢同学评价道:“邵教授的授课方式既生动又形象,逻辑思维缜密,这让我对能源、电池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面对同学们的疑问,邵教授总是耐心且细致地一一解答,充分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敬业态度。”

7.福州大学

2023年的秋季,继“拔尖计划”在春季学期为福州大学成功引进四门国际课程之后,该计划又为本科三年级学生推出了《叠加态宇宙:微观物理学与量子力学概览》、《创新创业技能实训:商业构思与实施》、《领导力与组织人才管理:构建领导力的关键原则》以及《国家自信与民族认同:中国崛起对全球的效应》等四门国际通识课程,同时还增设了《电动汽车的电化学能源技术》和《大数据算法模型及其实际应用》两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吸引了共计227名学生参与学习。

该课程涵盖了文学、理学、商业、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据数据表明英语,课程的出勤率达到了99.3%,教师们的满意度平均值为97.5%。超过93%的学生表示愿意继续深造。

(福州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实施国际化通识课程)

福州大学教务处的负责人在课程结束后发表观点研究生外教课,强调这次“拔尖计划”课程为学校化学、材料科学以及应用物理学等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起点高、层次深、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舞台。

“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在2023年秋季学期的课程教学任务已圆满结束。从3月初开始,2024年的课程执行规划将正式启动,“拔尖计划”将致力于进一步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以往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的深度与品质,并为参与院校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