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建设中国金道”,到2019年“六优一争先”计划2.0和“四新”建设外教英语课1对1,再到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机遇与要求新时代不断更新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2023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吴士兴在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表示,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新时代的语文教育要以教育强国为目标,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从教育创新、重点领域人才、核心课程体系、数字化发展五个方面努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强势突破”,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公共必修基础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各行各业都急需大批复合型、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 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应重新审视课程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四川传媒大学以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为各级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校“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 “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自2018年起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改革。
本文将立足四川传媒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际,构建符合新文科价值创造、知识传递、能力培养三位一体要求的四川传媒模式新思维。从总结教学实践出发,帮助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 英语改革发展新思路,以更好地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学英语,进一步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作出贡献。
一、四川传媒大学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基本情况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又称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1985年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生)》中首次提出。 经过38年的发展,我国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现已从最初的探索走向成熟的实践。 2020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进一步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规模大、内容广的公共基础课,应兼顾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 分层教学理念满足了不同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的不同需求,帮助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取得进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018年,四川传媒大学开始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已经四年多了。 四川传媒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改革以“以学生为中心,分类指导”的教学理念,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分层的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 采取“师资培训、教学改革、质量保证、特色第二课堂”等措施推进改革,确保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英语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英语教育水平。学生的英语水平。
首先,学生是分层的。 学生按照高考英语成绩排序,分为A、B、C三个等级。高考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为A级; 60-89分为B级; 分数低于60分(不含60分)的为C层。 通过大学英语考试的学生,可免修未完成的大学英语课程,并修读提高型扩展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英语必修课程的学分和分数(即在大二为学生开设提高班)。
二是制定不同层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选择不同的教材进行教学。 按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注重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翻译应用能力的培养,制定了各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大纲。 在阐述本课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教学要求,突出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三是分类编课。 首先,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 其次,原则上以学院为单位分层编班,不同时间分区上课; 学生人数较少的院系可以与其他院系联合组班; 同一教学区同时上课,英语课分开安排。 班级优先。
第四,课程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40%)和终结性评价(60%)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评估主要通过出勤、作业、自主学习、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包括英语竞赛、社团活动等)来记录、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终结性评价是指期末课程考试,主要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按照《指南》中基本目标、提高目标或发展目标的要求,参加学校各级统一考试。 每个级别都有自己的课程内容、独立命题、多带带考试、多带带评分。
五是构建“学、教、管一体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机制。 在学校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对“学”、“教”、“管”三个方面进行共同管理,使大学英语教学实现“教与学、教与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管、管、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2、新的文科背景赋予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新的内涵。
在新文科、新技术、新经济、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传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作与共享,推动传统文科思维的“破圈”和重组、转型升级。实现各学科间融合的主要途径。 互相学习,融合发展。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构建“大外语”理念,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新历史使命和新责任,助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以“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为核心原则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面对新的文科背景也有了新的内涵:
首先,大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教学。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立身之本,是顺应世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应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除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取向、良好的道德修养、多元的文化意识、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
其次,大学英语教学应立足于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教学。 新文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坚持英语教学的本质外教英语课1对1,巩固学生的英语素质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增强知识储备,拓展国际视野,增强核心竞争力。 就大学英语分层教学而言,更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促进全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最大发展。
第三,大学英语教学应积极寻求学科间的深度融合。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将英语与专业有机结合,并在英语与职业教育之间建立高度动态的内部和外部关系。 循环型人才培养机制将大学英语与专业课程发展融为一体,培养基础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需要发展。 肩负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
三、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核心问题
新文科建设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聚焦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主要存在思想政治课程不灵活、综合英语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1、思想政治融入课程不够
202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吴士兴指出,高等外语教育要以新文科理念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以价值塑造为引领,实施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将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但现实中,一些大学英语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本身,缺乏对学生思想动态、实际需要和感受的考虑,僵化地开展思政课。 存在着为了思想政治而思想政治的现象,从而导致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合。 不足,无法有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四川传媒大学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中发现,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尤为重要。 需要根据学生的性质灵活开展,需要师生之间深度融合。 尤其是对于那些被分配到C级的学生,由于他们英语基础薄弱,英语能力不高,被分配到C级会让他们产生学校将他们归为“三六级”的不良心态。九”,这会导致放弃英语学习的不良后果。 因此,要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主动引导,注重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分层教学的精髓,从而充分发挥大学英语教学的教育价值,帮助学校应用。 人才培养。
2、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足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没有足够重视语言学习与语言综合应用紧密结合的重要性。 学生往往注重英语语言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带着“服务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功利意图,导致学生自主学习。 、跨文化沟通、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遇到瓶颈。
四川传媒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遵循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传媒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它契合新文科作为外语教育的建设和改革发展带来的新要求和机遇,强调通过分层教学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打破传统的僵化局面。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用分离”现象,践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设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3、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努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比其他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中,常常存在“重语言应用、轻语言应用”的现象和弊端。创新实践”。 其原因往往在于英语实践活动形式相对单一、同质化,对学校特色资源挖掘不够、专业优势发挥不够。 总体来看,难以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新文科建设呼唤现代信息技术在人文学科中的应用,整合实践资源,个性化培养优秀人才。 四川传媒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致力于对标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结合学校传媒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开展英语电影配音等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英语歌曲比赛、英语视频创作等,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其中,在英语实践中共同进步。 特别是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C级学生,考虑到他们无法直接参加对英语要求较高的个人活动或比赛英语,大多数实践活动都以小组形式设计,让他们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其他优势。 ,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最终实现团队的集体成长和成功,从而激发和保持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他们创新和练习英语能力。
4.新文科背景下四川传媒大学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新思考
新文科建设为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创新要素和动力,为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也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机遇。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需要遵循新文科建设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探索符合新文科建设要求的改革策略。学校的教育定位和自身特色。
笔者围绕四川传媒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提出新文科背景下“一核、两翼、三协同”教学模式的新思考。 所谓“一核两翼三协同”,是指以道德品质培养为核心外教英语课1对1,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重要两翼,打造一、二课堂的战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和学术竞赛的协同效应。 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四川模式。 (如图所示)
“一核两翼三协同”——四川传媒大学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新思考
1、一个核心:启蒙养心,深化思政课隐性教育功能
新时代,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和课程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部分。 与其他基础课程相比,它们具有学时较多、学分比例较大、时间跨度较长、知识面较广的特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策略的核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广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利用思政课的“隐性教育”加深学生的“家庭意识”。 “民族情感”与“人文品质”实现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的融合。
四川传媒大学大学英语分层教学需要构建“师资队伍+教学内容+育人平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念。 抓住教师“主力军”,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政治地位和教学水平; 聚焦内容“主心骨”,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要素; 拓展课堂“主渠道”,推进“第一、第二课堂教学”“教知识”与“育人格”的叠加,实现教学资源与教育资源的整合,助力学生教育情操的发展思想政治课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
2、两个翅膀:蓄积能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便他们能够学习、生活和社会。 能够在交流和今后的工作中有效地运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四川传媒大学大学英语分层教学需要致力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共同提升。 一方面学英语,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即通过听、说、读、读、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社会情境中的意义、意图、情感态度的能力。教学内容明确语言能力的表现,以及语言能力表现的隐性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内容中进一步加入ESP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以学促学”的环境。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效力。
3、三个协同:联动互融、一二课堂协同育人、学习竞赛、教学科研
四川传媒大学大学英语分层教学需要促进第一、第二课堂、学习竞赛、教学科研“三个协同”,提高教学育人效果。
一是第一、第二课堂协同发展,实现融合发展。 一方面,要注重第一、第二课堂的互动与融合,运用“学、教、管一体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机制,促进英语教师与院系行政/管理部门的互动。助教人员,从协同教学、协同学习、协同管理的角度出发,推动第一、第二课堂一体化发展,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轻松、高效的有效对接和双向互动。协作和个性化的氛围。 另一方面,立足校本特色,继续开展第二届川味英语课堂——英语文化节,为学生提供“英语+专业+兴趣”相结合的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具有情境创造的协作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二是学赛协作,“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从竞赛组织的经验可以发现,任务明确的英语竞赛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且,不同类型竞赛的题目内容往往逐年更新,实用性强,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学习和团队合作。 通过竞赛实践,学生可以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成就感,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竞赛,也将促进自身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因此,负责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四川传媒大学外语系需要进一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外语研究会·国才杯”等优秀短视频比赛, “外教社·单词大师”、“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等高水平英语竞赛,用竞赛进一步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有效构建“促教学”的学习竞赛协调机制“以赛促学,以赛促学”,增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意识,有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和整合与融合的反馈。 教师是教学改革创新的主体,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 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可以在价值引领、课程完善、模式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所谓教研合作不同于传统的大学与院校之间的合作、协同育人。科研院所外教英语课1对1,也不同于研究型院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实体+重点领域”。 高精尖人才培养方法是指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完全融合、相互融合,即教师同时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运用教学研究用科研的方法做科研,用科研的思维做教学和研究。 因此科学与教育|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四川传媒学院外语系需要继续更加关注和支持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进一步鼓励教师围绕教学从事科研,促进教学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科学研究,促进学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是四川传媒大学2020年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项项目《基于分层实践的四川传媒大学英语教研团队建设》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