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已复制
字体大小: 小 大
对于鲁东大学的胡悦来说,网络学习的过程就像是在享受一顿大餐:先看一些学习博主的短视频作为开胃菜;然后才是“主菜”——视频网站上的课程或纪录片;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拿起“烹饪工具”——课堂速记软件或思维导图软件,自己动手做几道“消化小菜”。
从用短视频APP打发时间,到在社交平台搜索考研攻略,再到收集学校信息、整理攻略、上传到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李娴完成了探索社交平台多种功能的“三步曲”。如今,他已经是一名考研博主,每天和到他主页浏览交流的网友们一起学习已经像上课一样平常。
通过网络甚至社交平台自学,成为一些大学生补充日常学习的常用方式。近日网上学英语效果怎么样,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青年学校传媒对全国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集到167所高校学生填写的有效问卷3486份。调查结果显示,97.4%的受访者曾使用网络平台辅助学习知识或技能,其中50.8%的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络学习,28.6%的受访者每周使用三四次,11.7%的受访者每月使用5-10次,8.9%的受访者每月使用不超过5次。
通过在线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培养终身学习习惯
苏志杰是暨南大学的一名学生。在一节高等数学课下,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自己的新教学尝试:“这门课我也会开设慕课,欢迎大家学习、打卡,作为课外的补充。”苏志杰打开慕课APP,发现电子屏幕那头,有近5万名遍布全国的“云同学”正在参加这门课。
为了适应大学和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模式,苏志杰最初在网上寻求帮助。“由于课时有限,很多课程,老师并没有详细讲解每一个重点,也没有通过反复练习来帮助巩固知识。”在新的学习节奏中,苏志杰有时会觉得自己学得不够。当他在网上搜索不懂的知识点时,发现网上有很多大学老师讲授的课程,这打开了这扇新世界的大门,他的网络学习之旅势不可挡。
据中青报记者调查,89.0%的受访者已将网络学习视为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最常见的学习方式为观看社交平台上大神发布的课程(70.6%)、观看学习博主分享的学习心得(63.9%)、搜索绘画、摄影等专业技能(38.4%)、搜索专业外知识(37.3%)、搜索烹饪、人际交往等生活中的实用技能(37.1%)、跟随学习博主在线学习(33.7%)等。受访者观看最多的网络学习内容为视频(84.4%),其次为图文并茂(63.0%),此外还有纯文本(34.3%)、互动游戏(17.6%)等。
34.1%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学习非常有效,学到了很多知识或技能;57.0%的受访者认为学习效果尚可学英语,优点大于缺点;7.9%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学习虽然有用,但效果一般,缺点大于优点;1.0%的受访者认为用处不大。
在受访者看来,通过网络自学最重要的好处是可以利用碎片时间(72.2%),此外学习时间不受限制(65.2%)、在线搜索学习资源的流程简单(50.2%)。网络平台汇聚了不同学校的课程精华超过九成受访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辅助学习,六成受访大学生在网上分享学习经历,课时也相对较短,满足了苏志杰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在期末考试临近的图书馆,苏志杰环顾四周,发现很多同学都戴着耳机,观看网络课程,快速记下重点内容。“在网络平台上学习很方便,随时随地打开设备就可以自学。”
网络空间丰富的信息资源(66.6%)、网络学习形式有趣(56.9%)也是受访者喜欢网络学习的原因。就读河南某高校的杨子琳近日被中国政法大学政治系教授李云在视频平台开设的账号所吸引。李云已陆续发布了多条领读视频。“李老师会举例串联,介绍书中提到的人生背景和一些书外的历史事件,还会联系实际,讲解一些举措对后代乃至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同样学习政治学的杨子琳被这种充满趣味、故事性强、互动性强的网络阅读课所吸引,她愿意听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对晦涩哲学术语的形象化解读。“不管是不是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听完都会有所进步。”
中青报·学堂传媒调查结果显示,85.6%的受访者认同网络学习能帮助自己养成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正在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的陆嘉豪也认同这一点,并认为利用社交平台自学能激发自己学习的自主性。书籍只是单向输出,但社交平台的“评论”、“弹幕”增强了互动性。“每当看到别人的反馈,就感觉自己是在和很多人一起学习知识,这有助于我更好地坚持下去。如果自己一个人研读《天书》,就会感到孤立无援,可能很容易就放弃。”
在社交平台上寻找学习伙伴
中国青年高校媒体调查显示网上学英语效果怎么样,60.0%的受访者曾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过自己的学习攻略或心得,受访者希望与更多人分享自己的专业或课外学习成果(36.6%)、表达自我、展示学习成果(18.1%)、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促进自身进步(17.2%)等。
在英语六级考试中取得669分的高分后,张婧仪萌生了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的想法。她开通了社交媒体账号,分享的第一篇笔记就是自己备考六级考试的经历。整面墙都是单词记忆卡、练字用什么APP等“干货”和技巧英语,让这篇笔记收获了超过1万个点赞和收藏。后来,她成功考上清华大学,还更新了几次夏令营经历,“这也是紧张考试过程中的一个情绪‘出口’。”
调查显示,83.8%的受访者喜欢与网友交流探讨的学习氛围。张婧仪在与网友的交流中,最关心的是帮助别人、相互学习,她会回复每一条信息。看到有粉丝评论“我想知道你专业第一是怎么考的”,她认真梳理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研究生申请流程。还有一位粉丝最初在小红书上与她互动很多,两人互加微信,成为好朋友,经常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李现还把自己的学习生活记录下来,剪辑成短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有时还会直播自学,宣传自己的学习。“以前我坐在书桌前半个小时都坐不住网上学英语效果怎么样,总想‘放弃’,但想到屏幕那边有好几双眼睛在‘监督’我,我自然就会更加专注。现在我可以一连坐着学习六七个小时了。”
除了分享学习心得、“线上一起看书”,李现还会在早上五六点叫醒群里的同学,组建多人线上自习室。在发布的视频中,他经常展示早睡早起、经常运动的好习惯。“总是会收到很多想和我一起学习、一起打卡的人的留言,能激励大家一起进步网上学英语效果怎么样,真的很高兴。”
虽然没有系统地发表过自己的学习心得英语培训,但苏志杰也喜欢在视频课程的评论区和“云老师”、“云同学”讨论。“在讨论帖里,能看到别人对抽象计算公式、化学结构的不同解析思路,能补充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苏志杰认为,大学学习是一个寻找开放式答案的过程。有一次,苏志杰也在评论区留下了自己的思考,讲师也对苏志杰的回答进行了点评。
备考研究生时,在河南某高校就读的杨子琳也参与了线上学习讨论。在看过一位学习博主总结的考研资料后,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发在相关主题下。“因为按照自己的逻辑能更快记住知识点,所以分享给大家。”有网友在她的帖子下讨论,有的觉得原博主的思路更好,也有人觉得杨子琳的安排更容易记,并探讨了记忆知识点的方法。
大学生在线学习可以有效利用并合理看待
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让杨子霖既觉得便捷,又觉得困扰。“输入一个关键词,能搜索到的信息太多了,有时候打开平板,从早上8点坐到12点,就为了选择自己想看的,感觉今天早上很努力,其实什么都没做。”信息筛选的时间成本不可避免,杨子霖也想过一些规避的方法。“可以去权威的信息源,比如我比较喜欢看‘V榜’大学教授的帖子。”
在中国青学传媒的一项调查中,接受采访的大学生也指出了通过网络学习的一些弊端,64.9%的受访者认为注意力容易分散,54.5%的受访者认为有些学习内容质量不高,50.6%的受访者认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找到合适的学习内容,37.9%的受访者认为学习效率不高,23.1%的受访者认为有些平台提供过多便利,甚至被用来在学习上偷工减料。
胡悦发现,社交网络平台就像“肚子里的蛆虫”,随着她播放的学习视频越来越多,算法向她的主页推荐的视频也越来越多。“但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避免被大数据推送误导,不能全盘接受网络上的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89.0%的受访者同意社交网络上的内容有利有弊,需认真甄别;89.5%的受访者同意在线学习是有益的补充,传统学习形式同样重要。
杨紫琳对此表示认同。在本科时的一门课程中,杨紫琳的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用计算机算法对照片进行去雾。杨紫琳曾经看过一个关于深度学习的科普视频,课外学到的知识与课堂上的知识点产生了联系,于是她决定尝试一下这种方法。“这个专业的一些博士、硕士在视频平台上上传了相关的科普视频,让我对什么是深度学习、可以看哪些文献、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当她真正开始学习时,她发现深度学习比自己想象的要难得多。在网上视频的帮助和老师的大量帮助下,她终于写完了图片去雾的代码。“但还是很粗糙,能应用的图片很少。”
这次经历也让杨子霖意识到,学习社交网络非常生动有趣,对初学者非常友好,不会被陌生的术语和庞大的知识体系吓跑。“但要想深入学习,还是要读那些看似枯燥的书籍和论文。”
基于对在线学习的理性认识,部分受访者还对在线学习给出了建议。72.2%的受访者认为可以选择权威来源发布的学习内容;61.8%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比较不同来源的信息,选择更优质的内容;48.5%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多浏览、多读书,有益;44.9%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和同学、朋友交流有哪些优质的学习资源。
陆嘉豪认为,社交网络平台对于青少年的学习利大于弊,“但仍需要一些正确的引导,比如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的学习属性,让学生对通过搜索社交网络得到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者整合一些信息,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对于如何利用好社交网络和传统学习形式,杨子琳有自己的经验。“当你想学点新东西,却不知道从何入手时,可以先上社交网络。平台上博主的介绍,是一种知识的拆解和简化,会帮你找到方向,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有了初步了解后,如果想深入,可以查阅更多专业书籍和文献,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资料作为辅助。”不知不觉中,这个“套路”已经渗透到杨子琳的自学体系中。
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毕若旭与实习生陈宇龙、范子菁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