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王亚云10月27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深圳昆仑红星冰上运动中心也举办了广东(深圳)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庆祝活动。全国冰雪季主题赛事启动仪式是国家体育总局2022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体育局局长王玉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以冬奥会为契机,助力华南冰雪运动发展,打造“夏日雪都”。
广东(深圳)在深圳龙岗庆祝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南都记者 李占军 摄
深圳国家冰球训练基地揭牌
当日活动主要包括广东(深圳)庆祝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暨全国冰雪季启动仪式、冰上表演、深圳龙岗国家冰球揭牌仪式等培训基地。其中,由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训练的中国国家女子冰球队,因为在海外比赛,也从俄罗斯发来祝福视频。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昆仑红星女子冰球扎根广东深圳龙岗以来,龙岗区承办了洲际冰球联赛、俄罗斯女子冰球联赛、亚太冰球联赛等一系列国际赛事。冰壶锦标赛英语,成为国家冰球中心。是高端活动最集中的城区之一。与此同时,女子冰球队还在2020年为深圳带来了一项国际冠军外教一对一龙岗,使她们成为明年冬奥会最有希望夺金的球队之一。
为了帮助国家女子冰球队在当地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龙岗还提供了8344.68平方米的文化体育用地。深圳昆仑红星俱乐部投资超过2800万元建造了26m×60m标准的冰球气穹馆,是华南地区唯一一座符合奥运会标准的冰面,能够满足大型冰上赛事的场馆要求。
深圳龙岗国家冰球训练基地揭牌。南都记者 李占军 摄
广东省体育局局长王玉平出席活动并接受采访时,充分肯定昆仑红星冰球俱乐部在营造粤港澳大湾区冰雪运动氛围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随着深圳龙岗国家冰球项目训练基地的落成和2021粤港澳大湾区滑雪挑战赛的结束,更多系列主题冰雪活动也将随之而来。 “奥运临近之年,我们一起热爱冰雪,支持冬奥会。我们也期待后奥运时代,南方城市能够继续打造‘夏雪之都’。”
他还指出,事实上,冬奥会的筹备过程中已经体现了很多广东元素。例如,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者就是来自广东美术学院的团队。与此同时,不少广东企业参与冬奥会硬件建设。在该项目中外教一对一龙岗,广东企业万科集团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建设外教一对一龙岗,并牵头负责延庆冬奥赛区的赛后运营。同时,万科集团还是中国国家冰球队官方合作伙伴,帮助男子冰球队首次参加冬奥会外教一对一龙岗,并为其他滑雪国家集训队、冬奥会技术团队提供培训服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广东也能产生冰雪冠军
体育竞赛方面,据悉,目前广东省有近20家专门从事冰雪运动的俱乐部,还有20多名广东运动员有望获得明年北京冬奥会的参赛资格。到深圳昆仑红星女子冰球队 除了职业球员之外,广东运动员可能还会出现在花样滑冰、雪橇、有舵雪橇等多项运动项目中。采访当天,记者还见到了三位花样滑冰新秀。据介绍,他们是目前国内年轻花样滑冰运动员中最优秀的。即使有些人可能无法参加明年的奥运会,他们的未来也与广东冰雪运动息息相关。就像发展一样,人们对其寄予长期的期望。
18岁的彭志明是近年来广东乃至国内花样滑冰界崛起最快的新星之一。作为出生于湖南、定居深圳的运动员,彭志明自幼学习冰球,10岁时转学花样滑冰。 16岁时,彭志明因在中国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的短节目中表演阿克塞尔三杆半动作而引起外界关注。当时国内现役运动员能够稳定掌握这一动作的只有三名。国家队级别的选手:金博洋、颜菡和张赫,而彭志明当时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但他能跳出这样一个高难度动作,立刻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就连前国家队男单选手李唐旭也在微博上发文感叹:“高手就在民间!”入选国家队,他或许成为国内体育史上第一位从业余俱乐部直接跳槽到国家队的运动员。
“我认为我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害羞的男孩告诉记者,他的偶像是金博阳和张赫。 “这两年我和他们的差距缩小了,但我仍然需要向前辈学习。” “而且因为疫情的原因,之前的一些比赛都暂停了。彭志明如果想代表中国征战2020年冬奥会,他还需要在今年年底的三项比赛中争取更多的积分这位在包括亚青赛在内的多项比赛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年轻人低调表示,自己并没有太大把握能拿到冬奥会的门票,但是“。我会尽力每一站都竞争。”
与他一起训练的女花样滑冰运动员莫童是东莞人。她第一次接触花样滑冰是因为妈妈收到一条10元滑冰体验券的短信,她就坚持练习了。 。广东省花样滑冰队领队、省冰雪协会副秘书长廖志娟还记得2017年第一次带着莫童去哈尔滨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的场景。 “我们广东省冰雪协会刚刚成立,我和莫童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一下飞机就被冻成冰棍了。”廖志娟笑道。并表示,比赛期间外教一对一龙岗 冬奥倒计时百天:广东打造“夏雪之都” 冰雪人才培养初见成效,莫童还穿着一件自己的小花棉袄在场边等待,而其他一些省队选手,尤其是来自冰雪运动大省的选手,都有赞助商或定制的队服。 ”,“后来我跟她开玩笑说,她很显眼。当我远远看到那件小花棉袄时,我就知道是她了。”
来自东莞的女孩莫童是近年崛起的广东2000后花样滑冰运动员。南都记者 李占军 摄
与北方许多省份相比,广东的冰雪运动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当年的小花袄就已经是一个笑话了英语培训,但最新一届全省花样滑冰青少年赛却能吸引200多名选手报名,其中不少是广东人。事实上,明年的广东省运会还将包括花样滑冰等冰雪项目。在这个夏季极其漫长的地方,人们发现冰雪运动并不是当地人不擅长的领域。
“其实,我们广东运动员在冰雪项目上并不是没有竞争力,相反学英语,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廖志娟说,“比如,在我们花样滑冰人才的选拔中,南方人身材比较苗条,动作敏捷轻盈,在选拔中“拉起来可能会更有优势。”除了花样滑冰,廖志娟志娟还透露,她曾带6个孩子来北京参加总局组织的冰雪运动后备人才选拔活动,结果6个孩子中的3人都是由外籍教练训练的。 “这些孩子都是来自广东其他球队的,有的练过举重,有的练过田径,特别是在身体协调性方面,外教都觉得我们很优秀。”广东的孩子非常有雪橇运动天赋,所以被选中的比例特别高,有一半的人被选中,甚至比北方一些冰雪运动大省还要高。可见,我们广东的孩子并不是没有身体条件从事冰雪运动。优势。”
越来越多的广东孩子爱上冰雪运动。南都记者 李占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