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全球范围内学习汉语的热度持续高涨,仅在世界108个国家共建的389家孔子学院和520个教学点里,登记在册的学生就超过五十万,若再加上其他教育机构中学习汉语的人群,整体规模相当可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然而,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一个国家级的对外汉语教学人员资格规范。
最近,记者在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上了解到,为了解决教师问题这个汉语国际传播遇到的障碍,国家汉办召集了国内外学者,共同制定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计划在今年岁末公布。将推行国家汉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借此来集中海内外的汉语教师力量,统一汉语教师的能力要求,确保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平稳进行。
保证汉语国际推广的质量和水平
网上搜索“汉语教师认证”时,众多培训、考试、认证信息让人难以分辨,究竟哪种证书最有公信力,哪种证书在海外最受推崇,很多人感到十分困惑,所以迫切需要国家汉办这个权威的汉语国际推广机构来制定并发布一个国家级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其重要性非常明显。
大家普遍认为,教员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海外华文教师的能力高低,不仅决定了汉语教育的成败,而且从某个角度讲,也左右了外国人对中国的观感。
教授汉语在国外,远非会讲就能胜任那么简单。然而合格汉语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一些缺乏相应能力的人还是混迹其中,有的自行开办汉语课程,有的则进入当地汉语教学机构任职。据了解,部分移民多年前抵达海外,最初从事开店或餐饮等行业,当汉语学习热潮兴起时,便凭借会讲汉语的便利,充当起汉语教师角色。他们中有些人普通话都不流利,汉语拼音也掌握得不好,更不用说理解教育理论或者掌握教学方法了。这样的教师指导的学生,他们的汉语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部分外派教师的专业背景并非国际汉语教育,他们在海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上都较为欠缺,需要依靠工作中的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英语培训,这延长了他们融入环境、胜任岗位的周期。引入《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后,就可以依据标准提前对教师实施培训与评估,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成效,此外也使得国际汉语教师的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
缓解汉语国际推广教师缺乏的压力
同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语言传播事业相比较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即将出台,资格认证从此有章可循,中国的汉语对外传播事业尽管近些年进步很快,但起始较晚、积累不足的状况显而易见。现阶段学英语,如何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的海外汉语教学团队是首要任务。
如今孔子学院里,中外教学人员总数达一万多名在国外教中文的资格,但这与世界各国的实际需要相比,差距非常明显。据了解,泰国单方面就期待中国能派去一万个汉语教师和支援人员。很明显,如此大的师资不足,单靠孔子学院中中方合作学校临时调派教师,以及组织志愿者的方式,是无法妥善处理的。不过,不少国内外人士,包括海外的中国学生和国内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意识到教授汉语的巨大发展空间在国外教中文的资格,以及这能为自己创造的经济利益在国外教中文的资格,因而愿意参与其中。随着《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发布,动员社会所有可用资源支持汉语全球传播变得可行。遵循《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开展学习、参与培训、通过考核、走上岗位,可以迅速增强教师队伍,切实改善汉语教学人才不足的问题。
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十分显著,在国际汉语传播领域尤其重要。建设一支专业素养高且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至关重要,这支队伍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在国外教中文的资格,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要有教授汉语的教学技能,还要有跨文化沟通的本领。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高水平,是国际汉语推广事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为此,制定《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并推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英语,将产生非常积极的推动效果。
链接: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包含五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汉语教学的基础知识,汉语教学的方法,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课堂的管理,中华文化的介绍以及跨文化交际,还有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进步。
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资质:所有在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工作的汉语教育工作者和派遣人员,以及由国家出资外派教学的汉语教育工作者和派遣人员,都必须持有这个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