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王晓阳)近日,由新华网、优学教育联合主办的2018新华网国际教育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以“拓宽教育视野,提升国际素养”为主题,旨在汇聚教育专家、知名校长、教育家,共商国际教育的发展、使命与未来。
论坛圆桌对话环节
国际学校的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和社会的需求、服务家长和学生?在本次活动的圆桌对话环节中英语,清华附中国际学校学术副校长李颖、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总校长彭静慈、王府国际学校副校长余瑶、君逸中学国际部校长陈娜等就“国际教育教学本土化与自我发展”进行了探讨。
李颖表示,教育国际化的讨论离不开时代的大环境。她介绍说,现在我们讲的国际教育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大班外教老师一对一教学反思,第一类是外籍人员子弟学校,第二类是公立学校国际部大班外教老师一对一教学反思,第三类是民办国际学校。她认为,北京、上海的外籍人员子弟学校为我们学习国外教育模式打开了一扇窗口;而且公立学校国际部在融合课程等创新方面也可以辐射到公立学校主校区的课程设置、师资、学生活动等各个方面;而民办国际学校则有自己的独特性和灵活性,可以满足很多家庭对于教育多样性的需求。
彭敬慈认为,国际学校在中国的兴起,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为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学生提供了许多国际交流分享的机会,也为教师参与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培训提供了便利。例如,教师们通过国际学校举办的多个学术论坛,分享对“学与教”的最新思考、教育教学资源,以求共同进步。其他民办和公立学校的师生,也可以通过参观交流大班外教老师一对一教学反思,相互学习,拓展国际视野。
陈娜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家长也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希望平衡学生和家长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满足感。陈娜表示,学校希望在基础教育上注重跨学科学习、知识整合,帮助孩子全面发展,但有些家长会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校是否成功教育学生的唯一标准。
余瑶表示,学校可以敞开大门,让家长们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一起上课,一起参加社团活动英语,体验孩子的学校生活。她认为,国际学校的发展不在于拥有AP课程、A-LEVEL课程、IB课程等五花八门的国际教育课程,而在于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教育标准和理念,并积极融入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独特的教育特色和体系。她说,在王府学校,学生要完成120小时的社区服务和60小时的实践学习才能毕业,孩子们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李颖认为,更深层次的国际化教育还取决于人的观念,即教师、学校管理者和校长的观念。我们熟悉的国际课程,比如IB课程体系,其实只是一个框架体系,真正填充其内容、具体传递知识和技能的人还是老师。而且国际化并不是有外教就能实现的,核心还是看老师们日常是如何工作的。很多孩子对学习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就是因为学校里只有外教用英语授课,孩子无法理解学科知识。因此,她认为,任何引进的国际课程,都应该进行本土化教学和研究,课程设置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学习方式和需求,调整教学方式。
彭敬慈认为,国际学校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海嘉的办学理念是“根植中国,心系世界”。学校重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语言课,注重基础的培养国际教育教学的本土化与自主发展,为母语为中文的学生开设英语课,为母语非中文的学生开设中文课,优化学生双语能力。在学校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大班外教老师一对一教学反思英语培训,不仅有“中国年”等中国特色活动,还有“国际日”等让学生感受世界不同文化的国际活动。
陈娜说,俊逸中学国际部在教育实践中强调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善良之心,这是未来学生成为优秀人的基础。学校通过打扫、维护公共环境等最基本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余瑶说,王府学校一直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以德育人,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品格。学校一直致力于让学生理解两个词——自由和秩序的关系,让孩子们明白在秩序的基础上才有自由。在秩序的基础上,让孩子们明白“自由”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团队合作才能获得。“自由”还体现在对孩子的信任上,这种信任不是不受控制的信任,而是有约束、有引导的信任。她认为,只有让孩子完成自己热衷的事情,才能在过程中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