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6月15日电,据《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朱洪园报道,依据河北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指示以及保定市的实际情况,本年度将对市域外民办普通高中在保定市的招生名额实施严格限制。从2022年开始,此类学校在保定市的招生行为将被正式叫停。保定市教育局于6月14日晚发布了这一公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留意到,在昨日的夜晚,保定市教育局公布了一则《关于2021年市域外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管理办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明确指出,各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包括提前摸底、意向登记、签约等河北多地纷纷出台政策有效遏制民办普高跨区掐尖儿现象,进行生源争夺或自行招生。同时,对于存在违规招生行为或不良招生记录的市域外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将无条件剥夺其在保定市招生的资格。
保定市域外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不得举办任何招生考试活动,禁止接收已由其他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同时不得录取未达到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标准的学生。各县(市、区)需严格遵守保定市教育局核定的招生录取名单保定家教一对一外教,对学生的学籍进行审核。严禁为违反规定招收的学生办理学籍电子档案的转移审核手续。
近期,河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强化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各市民办普通高中在今年的招生中,需将超出审批地范围的招生名额限制在总招生名额的30%以下保定家教一对一外教,并且这一比例需逐年降低。民办普通高中在招生时,应以审批地为主,优先满足当地初中毕业生的入学愿望和需求,在确保这一前提条件下,经协商后,可在审批地之外进行招生。自2024年起,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将严格限定在审批所辖区域。紧接着,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邢台等众多城市纷纷发布通告,对市域之外民办普通高中在当地进行的招生行为进行了规范。
依据河北省的相关规定,公立普通高中仅能吸纳本地的学生,不得进行跨区域的招生。但近期,衡水等地的部分公立高中与社会力量携手创办的民办高中,以公立学校的名义进行招生推广,擅自违反规定提前招生,进行跨区域的选拔优秀生源,引发了生源争夺战,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招生秩序。
4月7日,本报头版刊登了《一个衡水临近县的生源保卫战》一文,该报道揭示了保定市蠡县为了阻止生源的大量流失,在中考前的两个月时间里,将400名初三学生召集至高中校园,并提前完成了他们的录取工作。
蠡县中学校长黄彦通直言,近年来蠡县学生流失问题相当严重,前年全县中考成绩排名前500的学生中保定家教一对一外教,超过370名选择了外地就读。尽管去年情况有所改善英语,但仍有近200名学生离开。这种现象不仅限于高中阶段,许多蠡县家长从孩子小学、初中时期起保定家教一对一外教,便将他们送往外地求学。
河北某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中校长向记者透露,蠡县的状况仅仅是河北省众多县域“县中衰落”现象的一个代表。衡水地区的一些民办高中采取各种手段争夺优质生源学英语,甚至不惜以重金作为奖励英语培训,这种行为严重打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导致当地学校难以吸引本地优秀学生,进而导致教学质量出现下滑。他坚信,此类行为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对教育的均衡发展极为不利。
保定市一位高中教师在阅读公告后表示,他衷心期望能够有效阻止学生大规模流失的现象,从而使更多的学子无需远离家乡,便能在本地完成高中的学业。
孩子明年恐怕无法外出就读,不知我们当地的中学能否迅速崭露头角?这位初中生的家长心中不禁有些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