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一对一外教英语 他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杰出人物”

2024-12-13 06:28发布

Gary教授(中)与学生交流。吴浩、冯晓阳 摄

□本报记者沈建奇、河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童琳

“我又回来了!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舒适的工作环境、可爱的人们,让我不得不回来!” 11月8日,74岁的历史学教授加里·李·托德说道。

Gary来自美国,2005年至2020年在郑州西亚斯学院任教15年。他向中国学生教授英美历史,向国际师生教授中国历史。去年,他再次回到学校,着书、讲学、举办沙龙、运营维护网站,乐此不疲地传播中华文化。

过去,他的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美国爷爷”。如今,2000后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近日,河南国际传播中心邀请他前往安阳,向中外网友讲述甲骨文的故事。短视频《甲骨新世界》在海外平台播出后,收获了众多粉丝。

学生们都喜欢他。他的讲座要求你提早预定座位,否则你就得站在后排听。他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从仰韶文化到中国近现代史,从历史事件到个人故事,他都信手拈来,用通俗的表达方式热情地教导学生。

老师们都很佩服他。一位70多岁的老人,爱吃火锅、喝冰可乐。他每天都精力充沛,似乎有无穷无尽的能量。他赶着参加学校的文化活动,总是问“有什么可以做的吗?”

他还被司机师傅“点名”,大家都“不敢”带他。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外籍教师“文化之旅”。开车的时候,一看到古建筑,他就按捺不住了。他拿出单反相机来回走动拍照。司机吓坏了,不得不用蹩脚的英语喊“Sitdown”(坐下)才能引起他的注意。安全。

之所以一切都“显眼”,是因为中国文化在这位美国老爷爷的心里太耀眼、太“显眼”了。

1982年,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上,参观中国馆的游客排起了长队,33岁的加里也在其中。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首次亮相大型国际展会。 “当我看到中国馆展出的丝绸制品、绘画、瓷器等时,我立刻就被迷住了。”加里回忆说,他立即决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中国历史。后来,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获得美国和中国历史博士学位。

当时,年轻的加里不会想到这个决定会改变他的一生,他与中国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1991年,Gary第一次来到中国,在成都的一所学校教授暑期课程。他把三星堆遗址的照片放到了新兴的互联网上。没想到,不少网友给他发邮件,想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虽然这次来中国只是短暂的暑假,但Gary却被真实接触历史文化所深深震撼。他意识到世界上很多人对中国不熟悉,渴望了解中国,他可以成为一座“桥梁”。

要“架起桥梁”,位置至关重要。 18年前来到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8年更名为郑州西亚斯学院)任教后,Gary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安阳一对一外教英语,仅仅一年后就彻底放弃了回美国的念头。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郑州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安阳一对一外教英语 他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杰出人物”,是游览中国的绝佳起点。”在教书的同时,他开始了“行走中国”计划。北京、上海、陕西、内蒙古、西藏、福建、海南……他走遍全国,用相机记录沿途的古迹、文物。他在自己创建的文化网站上介绍中国历史文化,为世界各地网民提供了解中国的窗口。

作为一名学者,他对文物的探访绝不是肤浅的。 “Gary老师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安阳一对一外教英语,博采众长,深入浅出,不仅讲历史,还从文化、建筑、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立体分析,让大家能够更全面的了解。”郑州西亚斯学院大二学生刘延尼奥比姆说,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喜欢听美国爷爷讲历史。

“我们有很多外教也热爱中国文化,但Gary不仅热爱中国文化,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讲述者和传播者。”郑州西亚斯学院国际交流处“95后”教师杨一恒说。 2019年,Gary荣获郑州西亚斯学院“二十周年贡献奖”安阳一对一外教英语,成为该校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外籍教师。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告诉我,学者有着神圣的责任,不仅要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还要向世界传播知识。” Gary表示安阳一对一外教英语,这就是他的初衷。他网站上的所有照片都是免费提供的,并被用于许多书籍、杂志、电视节目等。他说:“我去过的地方很多人可能一生都去不了,我希望他们能通过我的介绍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我相信人类和平共处的最好方式就是互相理解”。

加里出版了六本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籍。在《河南:发现中国历史》一书中,他系统梳理了各个历史时期河南博大精深的文化,并用近200张照片生动地展示了出来。尽管如此,他表示自己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学英语,他更感兴趣的是向世界推广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 “我仍在努力改进我的网站,该网站每天工作 10 到 12 小时,”他说。在安阳拍摄短视频《甲骨文新世界》时,匆匆吃过午饭后,他拿起肩包,迫不及待地给记者打电话:“我们快去殷墟吧英语,我不午休了。” !”

加里决定定居河南。如今,他有了新的身份——河南国际传播中心的“海外推荐官”。他说:“只要我还能工作,我就会继续当好‘桥梁’英语培训,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