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兰州、成都、漳州等城市的若干家长公开发声,强烈建议小学阶段尽早开始英语课程的教学。
相关呼吁与讨论在近年来频繁出现。一些家长觉得,英语这门语言学科的学习成效,常常与开始学习的时间早晚有着密切的联系,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即便是同一座城市泰州英语培训哪家好泰州英语培训哪家好,同一个行政区的不同小学,在英语课程的开设上也可能存在时间上的差异,对于那些晚些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来说,这无疑会使他们在起跑线上就处于不利的位置。
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在山东省枣庄市的一所小学,英语教学正在进行中,画面由中新图片提供,中新社发布,摄影师吉喆捕捉了这一瞬间。
一年级开英语课的城市不多
澎湃新闻报道,一位来自甘肃省兰州市的网友在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上指出,兰州市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的小学一年级已经开始教授英语,采用的是人教版(一年级起点)教材,并且每周安排了三节英语课程。而安宁区和西固区的小学则是在三年级才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使用的同样是人教版(三年级起点)教材。这种情况导致了城关区、七里河区与安宁区、西固区在英语学习起点上存在不公平,不同区域的学生面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之前,四川成都的一些网友提出疑问,为何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的小学英语教学时间比其他区域要推迟。在福建漳州,也有网友指出,厦门的各个区县通常从一年级开始就教授英语,而漳州则是到了三年级才开始,教材难度陡然增加,不如提前两年让孩子们逐步适应,早点接触语言学习,这对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是有益的。
对此,三地相关市、区教育局均作出了公开的说明。这些教育局均强调,当前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正严格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中的明确规定执行,即公立小学的英语课程应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而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英语课程可以提前至一至二年级,主要侧重于听力和口语教学。
当前,我国究竟有多少城市能够为全市小学一年级学生提供英语课程?《课程方案》中所提及的“条件”具体是指哪些方面?
中国新闻周刊通过查阅教育系统的公开资料以及之前的报道发现,在全国范围内,北京和上海两地是较早开设英语课程的,它们的英语课程自2004年秋季学期起就在全市范围内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开放。到了2023年,广州市在颁布《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时,明确提出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需学习以听说能力培养为主的英语课程。
江苏省泰州市在2019年发布了《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泰州市小学低年级英语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一年级学生将开始学习英语课程。到了2022年,集美区、同安区以及翔安区(注:这三个区域均位于厦门岛外)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使得厦门市全市范围内的公立小学一年级学生也都开始接触英语课程。
在全国范围内,能够实现全市范围内一年级学生开设英语课程的城市数量寥寥无几。即便是那些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享有一定优势的省会城市,如兰州、成都等,也尚未实现全市一年级学生都能学习英语的目标。
至于缘由,兰州市教育局在公开的回复中指出,安宁区——即反映问题的网友所居住的区域——已有若干小学在一年级阶段开设了英语课程;而尚未开设英语课的学校泰州英语培训哪家好,其关键原因在于英语教师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开课需求。
张丽(化名),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某小学的英语教研组长,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小学一年级是否能够开设英语课程,实际上与师资力量紧密相关。她指出,他们学校总共仅有不到10名英语教师,而需要承担三至六年级每个班级每周3节英语课的教学任务。目前,这些教师大多需要负责跨年级的多班教学,而且部分英语教师还需兼任班主任一职,因此在一、二年级的教学安排上确实已经无法再增加新的课程。
张丽提到,英语教师短缺的问题在全国各地各有不同。“我们学校是近几年才成立的,位于的行政区域近些年引进了大量企业,随之而来的是新增了大量户籍人口。为了应对这一人口增长,区内增设了若干小学以提供更多学位,然而英语老师的数量并未与这一增长同步,这主要是因为招聘和编制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实际上,武汉市的大部分主要城区小学泰州英语培训哪家好,实际上直到三年级才开始教授英语课程。
晚学两年,真的没区别?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因为中间相隔了两年,家长们普遍担忧:“这会不会太迟了?”毕竟,对于所有孩子来说,通往终点的关键——中考,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张丽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确实存在一些家长对教育问题感到担忧,每年都有少数家长因为孩子就读的小学在一年级未能开设英语课程,不得不考虑转校事宜。
梅女士,武汉市江岸区的一位家长,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她的孩子就读于一所双语幼儿园,因此在幼儿园期间,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英语单词,并具备了一定的会话能力。然而,她家附近的公立小学直到三年级才开始教授英语课程。“我对孩子可能会遇到的英语学习‘断层期’感到十分担忧。”
梅女士曾思考过将孩子转至一所开设一年级英语课程的小学,然而在实地考察中,她发现这所学校虽然满足了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的基本条件,但其教学方法却更像是“兴趣班”或“选修课”,甚至课堂中还会播放英语动画片。她认为,即便孩子转学,可能也无法达到她所期望的学习效果,因此最终并未实施转学计划。
张丽指出,尽管普遍看法认为孩子越早学习语言越有利,然而,无论是依据教师们的教学实践,还是参照她所掌握的某些小范围测试数据,均未发现确凿的证明表明,若孩子推迟两年开始学习英语,就会导致其学习进度持续落后。
换句话说,这些公立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尽管他们早期开始学习英语,所谓的领先优势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逐渐被那些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们所缩小,甚至可能被超越。
张丽在分析原因时指出,首先,即便是在一、二年级,全国各地的学校开设英语课程所分配的课时也相当有限;其次,针对这一阶段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仅仅是基础的听力和口语;再者,依据各级教育局的严格规定,一、二年级的学生既不布置作业,也不进行考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形成家长所期望的“领先优势”,更不可能产生无法逾越的差距。”
江苏南通市的定向师范生正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展示,画面由中新图片提供,中新社徐培钦摄影。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小学生在系统性学习英语、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参加考试等方面,都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在这个阶段,三年级学生的心智相较于一年级学生已经逐渐成熟,而且许多实例表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吸收效率相较于一年级时也有了显著提升。张丽这样说道。
张丽指出,尽管部分学校在外语特色方面存在差异,公立小学在英语课程的开设上,无论是小学一年级还是三年级,可能只是教材选择上有所区别——例如,目前全国小学英语教学主要采用人教版、外研社版教材,部分城市还使用地方版教材——然而,在评价体系上,绝不可能出现两套不同的标准。
《课程方案》中包含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即所谓的“新课标”,指出词汇表中包含了505个单词,这些单词是小学英语课程中学生们应当学习和掌握的基础词汇。各地在遵循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可以在该词汇表的基础上,自行选择额外增加100至300个单词。
关于初三毕业时的语言能力三才学英语竟吃大亏?背后真相令人深思,新课标有明确规定:学生需在相关主题的语境中,运用大约1800个词汇进行沟通与表达,此外,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拓展,学习相关主题领域的额外200个词汇,并掌握一定量的惯用短语或固定搭配。
张丽对于当前社会上“过分鸡娃”的现象表示了忧虑。她指出,尽管教育部门对英语课程的开设有明确的规定,并严格禁止“小升初”阶段的各类择校选拔考试,然而学英语,仍有部分家长引领孩子进行“超前学习”和“拔高学习”,而这种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影响似乎难以消减。
以当前一线城市孩子中广为流传的剑桥英语五级PET考试(第二级)为参照,考试指南中明确指出,考生需掌握1500个词汇。以此标准衡量,这大致等同于初三学生的词汇水平。然而,目前一线城市的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便已通过了PET考试。张丽指出,这显然并非义务教育阶段所推崇的教育方向,而是部分家庭自发选择的课外学习行为。
太原理工大学的国际学生热心于为太原市的适龄儿童提供英语教学服务,画面由中新图片提供,中新社记者韦亮拍摄。
政策会调整吗?
为何我国公立小学的英语课程在三年级开始开设?对此,多位接受采访的教育专家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这一决定是基于对“普及教育”原则的遵循,以及综合考虑了多种相关因素后的综合考量结果。
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的秘书长李荐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科学研究表明,3至6岁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普遍观点认为,在这个阶段学习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年龄越小越有助于学习效果。如果等到四、五年级,即学生面临更多学业要求时才开始学习英语,那么这无疑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学习压力。同时,某些学术观点专门针对学龄儿童提出:对于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不仅要学习汉语拼音,还需掌握英文字母。由于同一个字母存在两种不同的发音方式,这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很容易造成混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在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政策时英语,师资问题必然是首要关注的焦点。他进一步强调,如果教育部在没有充足师资的许多地区强制实施全国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这可能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效率不高等一系列后续问题。一些学校可能因为教师队伍不足以满足需求,从而引发教学水平和质量上的问题英语培训,进而损害学校的声誉,使其难以获得认可和选择,同时也有可能激起家长的不满情绪。
熊丙奇院长认为,在家长普遍反映不满的地区,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评估,并作出决策,判断是否需要实施相应的统一调整措施。
家长所提到的“不公平”现象,熊丙奇分析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家长的过度焦虑。孩子的语言学习成效,与他们的天赋、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塑造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此外,语言学习是一项长期且终身的任务,它要求我们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家长无需过分担忧所谓的“起跑线”问题。正如熊丙奇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