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被指“走弯路” 学者:不只是为了考试

2023-08-17 21:10发布

学习英语,我们为什么要走弯路?

最近,学习英语的问题引起了网友、学者和评论人士的讨论。 在一项涉及近4万人的在线调查中,82%的人认为自己学了太多英语。 不够的仅占18%。

据悉,与亚洲许多国家相比,在2006年至2010年的新托福考试中,中国大陆考生的整体成绩并不位于前列。 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等均上榜。 中国前线。 报告还指出:“令人担忧的趋势是,过去几年中国大陆的托福成绩基本持平,而其他国家则有所上升,而一直垫底的日本也迅速上升。 ” 此外,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雅思考试中,中国内地不仅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亚洲地区也排名落后几分。 EF 对 170 万名 18 岁以上成人英语学习者的测试成绩报告显示,“在全球 54 个非英语国家和地区中,瑞典以 68.91 分排名第一,其次是丹麦和荷兰。 紧随其后的中国大陆地区仅以49.00分排名第36位,属于低熟练度水平。 它在亚洲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泰国。”

对于学习英语和参加英语考试的种种现象,不少评论家和学者都对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现状提出了批评。 有评论说,“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下英语培训,为什么他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学了太多英语,但我并没有真正学到任何有用的东西。” 这是很多网友的共同感叹。 小学、初中、大学、考研、职称评审,一路背单词、语法,最后全部归还。 交给老师吧。 你学得太多还是太少?

对此,著名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邱耀德表示:“从所有学英语的人来看,并不算太多,但我们的英语教育走了弯路,没有问题。”有了考试的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成了对分数的追求,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他们都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业成绩的标准,这可能就是很多人的原因。人们对英语学习不满意。”

分数不应成为唯一标准

北京晨报:全民学英语的热潮已经持续多年,但效果并不理想。 许多人认为他们学了太多英语。 你怎么认为?

邱耀德:从所有学英语的人来看,其实不存在太多或太少的问题。 英语是工具学英语,不可能存在谁能学、谁不能学的问题。 学英语是别人学不会的问题。 任何人都可以掌握这个工具。 学还是不学,学多学少,判断对自己的未来是否有帮助,是每个人自己都能掌握的事情,没有人能替别人做到。 我想很多人对英语学习的现状不满意,其实是因为我们在学习英语上走了弯路。 对此,学校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

北京晨报:走什么样的弯路?

邱耀德:考试学英语哪个老师最好少走十几年弯路学英语哪个老师最好少走十几年弯路,追分,把分数当成绩。 小学、初中、大学都追求分数,中考、高考、四六级都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测试本身的制定没有任何问题,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方法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追求分数,觉得只有通过试题才能证明自己的教学成果。 因此,这是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 如果以分数为标准,学生就会努力做题。 如果考试方式是阅读、听力、交流,那么学生自然就会学会如何使用英语。

邱耀德: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

邱耀德,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

学英语——升学、学英语——考研、学英语——评职称……在英语学习者中英语,更多人并不是为了使用英语而学习。 那么,在学习英语的因果关系中,是目的先错,还是方法先错呢?

幼儿园、小学、初中、大学,十几年不间断地一路学习,但我们还没有真正学会如何运用。

到底什么是英语? 邱耀德说:“英语本身就是应用,作为一种工具,其次是交流和欣赏,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如何扭转英语学习的错误道路,恢复英语本来的面貌? 邱耀德说:“其实也不是特别难,随着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的改变,学习英语的情况自然会发生变化,甚至不需要太长时间。”

英语学习是一个感性的过程

北京晨报:学了这么多年英语,结果是我还是不会说英语。 这是很多人抱怨的问题。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

邱耀德:我们的英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从幼儿,到高中和大学。 人在小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感性的方式来接受和认识世界,大量的图片、活动、声音等更容易被幼儿接受,但很多幼儿园告诉家长,“来找我,多少”三年后你能记住单词吗?”,同样对于父母来说,他会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了这么久,还是记不住几个单词?” 这其实是一种认知错误,小学也是如此。 小学一到四年级,学习还是感性的,五六年级,理性思维开始逐渐形成。 初中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兴趣很重要,这是事实,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应用放在第一位。 学生会说,有了成就感,自然就会喜欢学习。 到了高中,你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 但我们的教育是从幼儿期开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下来,学生都是硬着头皮背,老师其实也是硬着头皮教。 因为老师是跟别人做生意的,他怎么能做呢? 记住了多少单词学习英语被指“走弯路” 学者:不只是为了考试,理解了多少语法,可以通过测试来证明。 如果成绩好,就可以通过考试。

北京晨报:是不是应用不够导致学习效果不好?

邱耀德:应用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没有人考虑过。 其实英语除了学习之外,还有欣赏和交流的功能。 一些英语原版电影和动画片也非常值得欣赏,比如《音乐之声》、《绿野仙踪》、《侏罗纪公园》等。 很少有人以欣赏的方式学习,而是为了成绩、成绩而学习,自然导致学习没有兴趣。 现在很多家长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为孩子学习英语,却只是一次又一次做无用功。

英语教学秩序的混乱

北京晨报:申请问题应该如何改变?

邱耀德:这其实和教育方式有关。 学校很少将活动视为一种教育方式。 英语角之类的活动其实也是另一种学习,但很少有学校做这些事情。 他们只是教学生读书学英语哪个老师最好少走十几年弯路,做题。 校外学习班也很多,同样如此。 感觉学校教的不够,继续教。 在这种混乱的英语教学秩序下,想要有申请机会就更难了。

北京晨报:造成混乱的原因是什么?

邱耀德:首先,整个教育体系没有一个整体的总体规划,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 我们应该如何教学? 老师向所有学生灌输同样的观念。

北京晨报:那么您认为改变这种状况的难点在哪里?

邱耀德:首先,英语教育缺乏整体性。 决定教育政策的人应该清楚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让学生真正从学习英语中获益。 二是评价方式要转变。 评价方法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涉及教材。 比如,在小学,我们现在有30套左右的教材,每套教材都是独立的,没有相应的统筹管理。 如果权威部门能在几年内打造出一套完整的教材,对于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练习比考试更重要

北京早报记者:很多网友都觉得学了很多年英语,考试之后没什么用。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邱耀德:确实如此。 很多人学了十几年英语,但确实没什么用。 我曾经有过一个想法,也和很多人讨论过。 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北京这么大的地方建一家使用英语超市。 超市内所有书面语言均为英语。 主要面向大学生、中小学生,让他们可以住在超市里。 在这里练习的机会也可以作为练习基地,就像军事训练一样。 如果有机会练习的话,一年至少可以用两到三次。 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另外,比如电视频道中,我们没有一个全英文的儿童频道。 美国孩子早上五点看电视,他们的语言接受能力自然会得到锻炼。

北京晨报:那么,能否练习也是学习英语的关键问题之一?

邱耀德:是的。 很多人完成学业后并没有出国,在生活中也没有用到。 到最后,和不学习没有什么区别。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还没有对英语学习进行全面的考虑。 如果不出国,学英语对中国人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外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英语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的工具。 多学和少学是否对未来有帮助,取决于每个人。

●我们的英语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学生们努力学习做题。 如果考试方式是阅读、听力、交流,那么学生自然就会学会如何使用英语。

●除了学习英语外,还有欣赏和交流的功能。 一些英语原版电影和动画片也非常值得欣赏,如《音乐之声》、《绿野仙踪》、《侏罗纪公园》等。

●学校很少把活动当成一种教育方式,比如英语角,其实也是另一种学习,但很少有学校做这些事情。

●今天,我国很多城市都制定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计划。 国际城市的标准之一就是很多人能用英语交流,这样才名副其实。

扭转英语学习方向

北京晨报: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还原英语学习的本来面目?

邱耀德:在教育政策方面,要有正确的引导,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权威机构都要有全面、全面的考虑。 比如,考试的形式从以笔试为主学英语哪个老师最好少走十几年弯路,转变为以听力、口语、表达或者问答、会话为主,纸质和笔试的内容减少了。

北京晨报:那么您认为实现这样的改变有困难吗?

邱耀德:其实并不难。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花费了不少钱,并且愿意投资。 关键在于教育理念,比如期末考试听、说、读、写的比例颠倒。 听力和口语占70%甚至80%,阅读和写作较少。 我觉得几年之内就能扭转局面。 逆转之后,将比例恢复到一半对一半,这样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因此,只要考试方式改变,评价标准改变,学习方式的改变就会很快完成。 今天,我们很多城市都有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规划。 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之一就是很多人能用英语交流,而不是用英语写信。 如果一个城市有很多人能够用英语流利地交流的话,那么我们的国际大都市才真正名副其实。

记者 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