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联合国社区涉外志愿服务,实现双向奔赴

2025-07-17 14:47发布

中新网义乌11月29日电,来自也门的傲山在浙江义乌已工作和生活了超过十年,他已能流利地使用中文。他提到,这得益于社区开设的汉语课程。此外英语,傲山引以为傲的是,他参加汉语课程所缴纳的费用,是通过平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所积累的积分兑换而来的。

义乌享有“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美誉,吸引了众多外商前来定居。得益于其与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便捷距离,鸡鸣山社区汇聚了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外籍居民,因此被誉为“联合国社区”。

鸡鸣山社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池圣灵 供图

自2003年社区成立以来外教口语一对一义乌,工作人员便坚持每年深入居民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此过程中,学习中文成为众多外籍居民最为迫切的愿望。于是,社区汉语班便应运而生外教口语一对一义乌,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无论居住在社区与否,我们都持开放态度,并无偿提供。若有意参加课程,学员们可以凭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积分进行兑换。鸡鸣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社工池圣灵表示,学员们至少需累计投入18小时的志愿服务学英语,方可换取汉语班的课程资格。

为促进外籍人士投身社区文明实践活动,该社区创设了一套志愿积分制双向服务模式,外籍人士参与社区巡查、文明倡导、矛盾调解等志愿活动后,即可积累积分浙江义乌联合国社区涉外志愿服务,实现双向奔赴,这些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各类培训课程,以及洗车、洗衣等社区提供的优惠服务。

鸡鸣山社区呈现了一种特别的现象:在课堂上,他是一名汉语班的学员;而课后,他则转变为社区志愿者或外语角的教学者。哥伦比亚人乔白,曾是汉语班的学员,如今他成为了社区的西班牙语教师。“社区需要我,我自己也愿意贡献力量。”他这样说道。

目前外教口语一对一义乌,义乌地区已设立了一个名为义乌国际志愿者联盟的组织。来自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师张春明指出外教口语一对一义乌,这个联盟主要由校内国际学生以及在该市工作的外国年轻人构成,至今已有超过300名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青年参与其中,他们所提供的志愿服务涵盖社区服务、法律知识普及、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以义乌国际志愿者联盟成员为核心,义乌地区不断涌现出多支国际志愿者队伍。其中,“外事先锋”志愿服务队汇聚了来自韩国、意大利、伊朗等十几个国家(地区)的“洋志愿者”,自成立以来,已累计为公众提供了一万余人次的服务;义乌成立的首个外籍税收志愿者团队“蓝雁”,由三十余名常驻义乌的外籍商人组成;此外,义乌国际消防志愿者队伍中,外籍消防志愿者已超过四百名。

数据显示,鸡鸣山社区及其周边地区,常年有20余个国家的200多名外籍志愿者活跃其中,他们定期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的累计时长已超过5万小时。

11月中旬,第8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莅临义乌的“联合国社区”进行考察。据悉英语培训,这里常驻着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客商,这种开放与包容的氛围令我深受触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睹了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们和睦共处,我倍感欣慰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