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汉语外教”出国:摘录新闻给学生读

2024-08-30 19:19发布

海南“汉语外教”走出国门

李长清在波兰。

波兰密茨凯维奇大学展出的中国海报

柬埔寨小姑娘学习汉语。图片由李长青提供

文\海南日报记者 郭景水

十年来海口一对一外教培训班,他三次出国,使命始终如一,就是教外国人学汉语。

2002年至2012年,海南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李长青受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孔子学院总部委托,赴柬埔寨、波兰、乌克兰担任汉语教师。

在柬埔寨一年、在波兰三年、在乌克兰两年半——李长青1996年来到海南海南“汉语外教”出国:摘录新闻给学生读,已在海外担任汉语教师6年多。

在国外的汉语课堂上,李长青是一名“汉语外教”。从教汉字的拼写、说话、阅读、书写,到教授中国社会的文化底蕴,在李长青的海外工作岁月里,课堂上总是充满着生动活泼和温馨。

使用中文教材进行海外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论》……2002年9月,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李长青、杨焕南受国务院侨办委托,赴柬埔寨工作,教材在他们的行李中占了相当一部分。

柬华总会在金边举办的汉语教师培训班,是专门为柬埔寨各地华侨华人学校培训汉语教师的,当时的学员约有20人,年龄在16至20岁之间,均为当地华侨华人第三代、第四代海口一对一外教培训班英语培训,培训结束后将分散到柬埔寨各地华侨华人学校担任汉语教师。

1970年战争爆发,直到1996年才真正停止。当时柬埔寨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恶劣,体现在教学上,教学材料十分匮乏。李长青只能随身携带一些必备的教学材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临时调整。

“培训班的学员大多是广东潮汕人海口一对一外教培训班,他们的潮州话很地道。”李长青发现,他们虽然去了国外,但实际上是在“教广东人说普通话”。此外,汉语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也是重要内容。

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虽然生活、学习环境和条件非常艰苦,但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刻苦努力,聪明伶俐,这让李老师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李长青说,后来那个培训班的一些学生被选拔到厦门大学学习汉语。

“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感情很深。”放学后,学生们经常邀请李老师到家里做客。“在柬埔寨中国留学生家里,我吃到了正宗的潮州菜。”李长青说。2003年元宵节,李长青在金边华人社团里过元宵,在那里,他看到了完整的中国元宵节文化,祭祀、游行、戴棍等,而他原本以为只有海南军坡节才保留了这些内容。

那一年,李长清深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在柬埔寨的影响,不仅在华人社区,在华人社区之外,当地民众也深受影响。

摘录新闻供学生阅读

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李长青在波兰西部波兹南市密茨凯维奇大学中文系任教,同时负责二、三年级学生的教学,具体教授阅读、口语、听力等课程。

在密茨凯维奇大学任教期间,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教材匮乏、教材内容陈旧。除了随身携带教材,李长青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网络搜索、下载国内新闻事件,改编成阅读、口语等教材。学生收到中文新闻报道后,李长青采用互动的方式,先进行示范阅读,然后学生自己阅读海口一对一外教培训班,随时进行交流讨论。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有效,深受学生欢迎。

汉语声调是所有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都会遇到的一个共同难点,波兰学生也不例外。李长青用英语中常见的发音来类比解释。比如“去”的音高相当于汉语的去声,“什么?”这样的单字疑问句的语调类似于汉语声调中的“阳平声”。“太理论化的描述,只会让学生感到困惑。”李长青从语言理论入手,用了一些“聪明又实用”的方法。

李长青执教的三年里,他的学生连续三年获得波兰比赛第一名,并由此连续三年代表波兰学生来华参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并连续获奖,这是李长青十分自豪的一段经历。

2005年的复活节,李长青受一名学生邀请,到波兰南部小镇的家中做客,感受到了波兰家庭浓厚的节日气氛,深刻体验了波兰的文化和传统。然而,这段经历后来却给李长青带来了长久的悲伤。这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金发黄胡子、嗓音低沉的波兰小伙子,不久后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更不幸的是,他的父亲英语培训,一位前波兰军队上校,在失去儿子前不久刚刚失去了妻子。幸好他还有一个女儿,否则他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于是,李老师养成了每逢复活节时深深叹息的习惯。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文赚取额外收入

在波兹南,每年都会举办几场大型国际展会,每次展会都有中国企业参展。“懂中文的波兰人”受到中国企业的欢迎。“十年前,做中文翻译,一小时能挣80美元。”这就是学中文的学生的价格。李长青说,只要有展会,他的中国学生就会出去挣外快。

“和我共事的一位波兰老师告诉我,这些学生扰乱了市场,老师做中文翻译每小时能挣200美元。”李长青也向海南日报记者分享了当时该校波兰汉语教师们的“不满”。

不仅参展,波兰旅行社组织的赴华旅游团也需要会说汉语和波兰语的领队。“领队的工资一天至少200美元。”李长青回忆道。其中,李的一些学生也“很固执”。

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李长清赴乌克兰,在位于乌克兰苏梅国立大学教学点的安徽大学与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的孔子学院工作。

“在波兰密茨凯维奇大学,我们教的是全日制汉语学生,而在苏梅教学点,我们教的是所有对学习汉语感兴趣的乌克兰人。”李长青说学英语,学习汉语的人年龄跨度很大,从“99岁到刚学会走路”的都有。“但他们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看好中国的发展,想来中国。”

在乌克兰工作期间,李长青曾到卢甘斯克大学参加学术会议,结识了该校汉语专业学生伊戈尔。“不久之后,伊戈尔代表乌克兰学生来华参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成绩优异。机缘巧合之下,他认识了著名相声艺术家丁广权,便跟他学习相声。同时,他被天津电视台赏识,被聘为主持人。因工作需要,他改名为叶果,现在在天津电视台工作。如果你闭上眼睛听叶果说话,你会觉得他是一个北方中国人。”李长青说。

2012年初,李长清任期结束返回海口时,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等地一切如常,一片祥和。但一年多后,这些地方却陷入动乱,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甚至爆发了战乱。“叶果的家在卢甘斯克,去年他母亲去苏梅探亲,要经俄罗斯回国,战乱很严重,道路被封锁。”李长清说。

“在柬埔寨,学习汉语的主要是华人的后裔;在波兰,是当地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乌克兰,除了中文专业的学生,​​还有很多当地人自发学习汉语。”十年来,李长青深深感受到,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对外汉语教学,到本世纪初,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也有少数人出于工作需要。现在,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的,除了传统的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动机外,还有更直接的寻求未来发展机遇和前景的目的。后一种动机越来越重要,因此,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在乌克兰,我教的学生基本都是‘零起点’学习汉语,虽然都有其他工作,但很多人都坚持学习多年。他们的汉语水平和收入水平有直接关系,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企业文员,月薪超过大学教授。”说到这里,李老师很感慨,这种现象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才出现。

谈起自己当“外教”的经历,李长青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每一位被派往国外的汉语教师,在基础专业领域都要有较高的水平和造诣,此外还要对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有广泛的了解。因为在国外的课堂上,很难预料到学生会问什么问题,有些问题从我们中国人的角度看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如果回答不出来,“就不仅仅是个人丢面子的事了”。这时候,最好的回答就是如实告诉学生你不知道,同时答应学生下课后弄明白,下次再回答。